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磨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08875
  • 作      者:
    苏荣誉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六零学人文集·磨戟:苏荣誉自选集》结合商代遗址、宝鸡西周古墓、平山中山王墓地的考古发掘成果,探讨了各历史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规律。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矿与冶
    除自然铜外,铜以其氧化物或盐的形式赋存,谓之铜矿。对铜矿的认识与开采是冶铜术发生的首要条件。这些条件的具备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早期采矿活动
    在旧石器时代制作石器的石料,用以装饰的彩石和颜料都由采集而来,是为采矿的滥觞,姑称“采集式采矿”。距今约两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从相当远的地方采回赤铁矿,粉碎后作为颜料,将装饰品涂成红色,或者撤在尸首旁边。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发现的两处旧石器制造场,是开采燧石并制作石器的早期遗存,调查表明,这些石料是从原生岩层经人工开采的燧石。仅大窑村南山一处,面积就达200万平方米,已具相当规模。对石质的性质已有较深认识。
    中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以陕西大荔沙苑遗址较富代表性,细石器原料多用燧石、石英矽化粉砂岩、玛瑙、蛋白石、碧玉和淡色矽质砾石等。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则以凝灰岩为主,占80%以上,其次为煌斑岩。山西襄汾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延续的时间较长,遗存面积150000平方米,最大堆积厚度达4米。
    广东南海石樵山石器制造场的延续时间也较长,石质主要为霏细石和硅质岩。在云路村发现了七个洞穴,最大的滴水岩,纵深37米,洞壁上到处遗留有火烧和剥离石块的痕迹,说明这些洞穴是人工采石开拓而成。采矿活动已由简单的采集进入采掘阶段。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巩固和成长,氏族部落的聚集和壮大,各种生产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的彩陶,几乎都用矿物颜料彩绘。红色主要由含a-Fe2O3的矿物组成,a-FeO3是显色剂,红彩中无锰;黑彩的主要成分是锰铁矿,F3O4是重要成分;白彩主要是石灰石(CaCO3)。
    ……
展开
目录
论中国冶铜术的起源及早期冶铜术
一、中国冶铜术发生的文化背景
1.旧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特征
2.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3.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概述
二、陶与冶
1.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概述
2.陶与冶
3.陶与铸
三、矿与冶
1.早期采矿活动
2.粟玉
3.关于绿松石
四、早期铜器及冶铜遗物
1.早期铜器及冶铸遗物的发现
2.关于原始黄铜
3.关于原始青铜
4.关于早期红铜
五、中国冶铜术的起源与铜石并用时期
1.文献记载与传说
2.有关中国冶铜术起源的若干问题
3.关于铜石并用时期

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群铸造工艺研究
一、方鼎的铸造工艺
1.兽面纹虎耳方鼎 XDM:12
2.虎耳大方鼎 XDM:8
3.兽面纹虎耳方鼎 XDM:11
4.兽面纹双层底方鼎 XDM:13
5.兽面纹立耳方鼎 XDM:9
6.兽面纹立耳铜方鼎 XDM:10
二、圆鼎的铸造工艺
1.锥足圆鼎
2.柱足圆鼎
3.扁足圆鼎
三、甗、鬲、豆的铸造工艺
1.四足铜甗 XDM:38
2.折肩鬲 XDM:37
3.豆 XDM:42
四、卣、簋、罍的铸造工艺
1.铜方卣 XDM:47
2.三足提梁卣 XDM:48
3.三足提梁卣 XDM:49
4.簋 XDM:43
5.罍 XDM:44
五、乐器的铸造工艺
1.合瓦形铙 XDM:66
2.六边形铙 XDM:64
3.合瓦形铙 XDM:65
4.镈 XDM:63
六、饰品的铸造工艺
1.伏鸟双尾虎 XDM:68
2.羊角兽面 XDM:69
……

从国铜器看西周早期青铜冶铸技术对殷商的继承和发展
宝鸡国墓地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
战国中山王譬墓青铜器群铸造工艺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