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道光帝在批复穿鼻战报时变得更加强硬,命令停止对英贸易,并放弃追查凶手和要求具结。上谕说:“著林等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其殴毙华民凶犯,亦不值令其交出……并著出示各国,列其罪状,宣布各夷。俾知英夷自绝天朝,与尔各国无与,尔各国照常恭顺,仍准通商。”
一句话,道光帝生气了,不想和英夷交往了。这种鸵鸟政策无疑全盘否定了林则徐正在追求的区别对待禁烟和正常贸易的政策。道光帝在蛮干。不过,他又令人惊讶地任命林则徐为两广总督(1840年1月5日)。这是在把所有责任逐渐向林则徐转移吗?上谕中特别指明:“林则徐已实授两广总督,文武皆所统属,责无旁贷。倘查拿不能净绝根株,唯林则徐是问。”②英国远征军正在组建、集结,“净绝根株”不但不可能,天朝就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了。林则徐在1840年上半年主要在加强海防,攻固炮台,反对“封关禁海”。他意识到可能发生“边衅”。这已经不是当初所设想的局面了。
英军于7月6日侵占定海。接着北上大沽口,直接对统治中枢施压。由于通讯和交通方面的原因,在7月到8月这段关键的时间内,道光帝陆续收到自林则徐(广东)、乌尔恭额(浙江)、琦善(天津)等方面的奏报,由于英军行动迅速,道光帝收到的奏报内容也不断变化,开始还嘉奖林则徐,在得知定海失陷后不免大怒,下令调闽浙、两江兵力“合剿”。但8月9日收到琦善关于天津防务的奏折后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表示可以接受夷人的禀帖。8月17日,琦善接受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表明清廷的主剿信念动摇,转而论“抚”了。
道光帝对林则徐的恼怒体现在他8月21日收到林则徐《续获人烟枪具折》的批示上。林是一个月以前具奏的,当时情形和道光帝收到奏折后的情形已大不一样。道光帝用朱批形式斥责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拿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后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③道光帝刚收到巴麦尊的照会三天,其对林则徐的恼怒程度,可想而知。因为道光帝天真地、自大地把英国人的要求真的当成了“要求皇帝昭雪申冤”--即处分林则徐。
道光帝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完全失去了天朝帝王的风度,乱了阵脚,只要能把英舰退去(哪怕只是回南方),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何况撤换林则徐。8月20日,道光帝就已向琦善发了两道谕旨,一是指示如何满足英方申冤,二是向英方宣布:“大皇帝统驭寰瀛,薄海内外,无不一视同仁,凡外藩之来中国贸易者,稍有冤抑,立即查明惩办。上年林则徐等查禁鸦片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朦,措置失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