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高兴不起来的康熙帝——机遇是敌人“送”来的
据载,康熙帝共有皇子24位,并均施以第一流的教育,按理说,选出一位优秀的皇子继承人来并不算难吧,然而,越发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康熙帝越发高兴不起来,甚至出离“愤怒”了。本来稳坐钓鱼台的皇太子胤礽,频频表现“出格”,让诸皇子们看到了机会……
1 初现端倪
2 利用好自己的教育环境
3 胤禛的“平淡流年”
4 四皇子的“人生低谷”
5 不动声色,暗中观察
6 一废太子
第二章 太子反对党跃跃欲试——静观其变才能最后成功
太子首度被废,诸皇子伺机而动,表面平静的大清皇宫里,暗潮汹涌,杀机频现。这时候,四皇子胤禛却仍然毫不“作为”,仿佛没事人一般。他究竟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他明明知道即便不“作为”,麻烦也会找上来,如何避免成为俎上肉、枪口鸟?
1 巧妙周旋,深藏不露
2 群臣拥护未必是好事
3 枪打出头鸟
4 胤祉白费心机
5 阴谋暗算要提防
第三章 “三”废太子——蛰伏于野,静待良机
皇太子集团彻底崩塌,而胤礽集团、胤禩集团等各大势力,或崛起,或覆灭,表明了这一时段的极端风险性。对于四皇子胤禛来说,出头是必须的,可是何时才是出头的最佳时机?如何才能避免胤礽的惨剧再演?并无明显优势的自己,如何才能崭露头角,让康熙帝冲自己点一下头?
1 不要被表面形势所蒙蔽
2 跟风也要分清形势
3 韬光养晦,静观其变
4 胤禩活动猖獗
5 出风头也要分清时机
6 胤禛崭露头角
第四章 伪装的“手足情深”——将细节功夫做足、做透
“九子夺嫡”的戏幕一揭开,就预示了诸皇子们从亲兄弟成为陌路,甚至仇敌,都恨不得如李世民玄武门夺位一般。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胤禛一反常态,不仅在康熙帝、诸皇兄、诸皇弟面前亲密有加,极为真诚,背后的表现也如此“团结”……胤禛究竟演的哪出戏?为什么是他,而非实力更强大的胤禩最终继位呢?
1 采纳良策
2 团队的力量很重要
3 父子之义,手足之情
4 表面功夫要做足
5 成功属于准备充足的人
6 新帝上任一把火
第五章 打击朋党——消除异己,分化瓦解敌对集团
连继位的合法性都备受争议的胤禛——也即此刻的雍正帝,一上台就面临无数极其棘手的问题。与他有过激烈竞逐的“兄弟”该如何处置?对隐患丛生的各大集团与势力该做何安排?透过这段历史,你会看到一个初登权力之巅的男人,其令人触目惊心的手段与血腥!
1 让敌人反目,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2 “绝不手软”是皇帝的一个必修课
3 亲兄弟明算账
4 别放过任何一个敌人
5 反对科甲朋党
第六章 年羹尧与隆科多时代的结束——将威胁扼杀于萌芽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该怎么点?朝谁点?每一家公司都有战功赫赫的创业大功臣,对于“大清帝国公司”来说,也必然存在这样的人。有功必有过,倘若其过也大,其功也大,你会怎么办?这一点,雍正帝自有思量。
1 “任人唯贤”是大忌
2 该出手时就出手
3 培养高品质人才
4 君臣失和
5 挑拨离间也是良策
6 借刀杀人,未尝不可
第七章 重惩贪污,严查舞弊——必以重典,巩固大权
都说康熙盛世,谁会想到康熙竟留给他个烂摊子?偌大的国库,存银竟仅余几百万两,官员积弊,经济滞闭,民不聊生……世人都把他当成了“富二代”,其实不然。在这样的环境下,重振一个帝国,无异于二次创业。这才是真正考验帝王本领的时候。
1 推行廉政,志在必得
2 清查亏空,填补漏洞
3 严惩贪官
4 “红楼”梦灭
第八章 改革家的行事作风——一代帝王,千古流芳
雍正崇敬那些在治国方面非常有成就的帝王,他在学习他们的治国方针的同时,也摸索出一套适应自己当前统治的方法。也正因为如此,雍正执政期间非常勤勉,他几乎每天都会批示大量的奏折,仔细研读,认真研究治国之法,从这点来说,雍正的确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皇帝。
1 心理暗示也能加强统治
2 “才”能平天下
3 渗透文化思想同是重中之重
4 性格影响政治
5 一心向佛,安抚民生
6 对外开放,发展经济
第九章 推行新政——落实民间
作为一个领导人更需要“创新”精神。然而,创新的每一步都可能是血淋淋的,需要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然而,雍正帝却并不惮于此。保甲制度,推普计划,兴办“普济堂”,通过奖励政策,整治民风,要求平民们“路不拾遗”……这些新政,或成功,或失败,雍正帝并不吝于尝试。这一切,可以说为乾隆盛世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1 保甲制度,稳定治安
2 思想控制从“教化”开始
3 移风易俗,强化政权
4 兴办“普济堂”,慈善爱民
5 镇压民间反抗运动
6 奖励政策必不可少
第十章 满汉关系——拔出“萝卜”带出“泥”
满汉关系可以说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自大清建立,各种“反清复明”势力团伙便层出不穷。聪明的雍正帝并没有如其他皇帝一般一味打压,而是既“攘外”,也“安内”,他竭力完善满汉关系,且对八旗制度做出改革,在这一方面,雍正帝是卓有成效的。
1 清初满汉关系
2 八旗改制
3 改善满汉关系
4 私属关系终结
5 解决八旗生计问题
6 暴力镇压反清势力
第十一章 血腥文字狱——最残暴和彻底的“统治”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政治权力,固执、偏激地认为诗文的作者利用某些诗句对王朝进行批判和攻击,因此,采取一系列严酷的手段加以镇压。文字狱的产生恰恰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暴戾和昏庸。雍正也没能免俗。然而不得不说,“使人恐惧”也是一种统治手段,虽然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导者。
1 《西行随笔》案
2 名教罪人案
3 谢济世、陆生楠案
4 普静、吕留良案
5 查嗣庭科场试题案
6 屈大均案
第十二章 用人政治——选对人,政权才能固若泰山
在识人、用人方面,雍正帝可谓别具智慧,虽然自其正式继位来,树敌无数,对付自己的竞争对手也从不手软,甚至堪称“残忍”、“暴力”,但是不可否认他在用人上是极其成功的。正是由于他的会识人,善用人,才得江山如此稳固,使后来的继位者乾隆省心不少。
1 百里挑一
2 两朝元老,蓄势待发
3 “秘书”也能挑大梁
4 重用田文镜
5 慧眼识才
6 雍正的用人之道
第十三章 积极的经济政策——舍得“小财”方能套“大财”
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尤其是经济方面,雍正发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实施社会改革。据史料记载,在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只有八百万两左右,而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他的许多改革思路,都是值得后来的领导者们借鉴的。
1 摊丁入亩,改革赋税
2 耗羡归公和养廉银
3 整顿吏治,整饬财政
4 废除贱籍
5 发展农业
6 兴修水利
7 严禁开矿
8 重农轻商
第十四章 改土归流——好事做尽,权力才巅峰
土地可以说世世代代都是百姓生活的基础,正因为这一点,一个皇帝对土地的态度对于他的子民来说将至关重要。期盼着平平安安过日子的百姓对于土地的期待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所以,雍正帝对于土地改革可谓不遗余力,不仅利用土地改革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另外也很好地拉近了民族之间的联系。
1 历史背景
2 鄂尔泰大展才能
3 用兵西南
4 平定西南
5 善后政策
第十五章 《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安内”的同时,更须“攘外”
让一家公司倒闭的原因通常是内忧外患,同样,让一个国家倒闭的也通常是内忧外患。所以,在大刀阔斧进行内部改革和重建的同时,切不可忽略“外部防御”。同晚清懦弱的统治者不同的是,雍正帝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眼光和强硬外交政策,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1 历史背景
2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3 《布连斯奇条约》签订
4 恰克图互市的历史地位
5 《恰克图条约》签订
6 宗教传播
第十六章 秘密制定传嗣制度——给后人铺平路,给自己留后路
雍正的继位一直是一个谜,究竟是合法继位还是秘密篡位,今天的我无法说得清。不过这件事对雍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恐怕令他一生“纠缠于心”。所以,他一改大清建立以来的长子继承制,确定“秘密立储制”。选出令自己放心的继承人,而非“先到者先得”,从某个角度来讲,这也是继承制的一种进步。
1 前车之鉴
2 雍正继位之谜
3 秘密立储
4 乾隆沿袭先帝立储制度
5 大清最后一次秘密立储
内容摘要
《雍正大传》稿是“领导者”系列中的一本。字字句句讲透关于机会、实力、运作的官场升迁指南。见识少说废话,多干要事,四爷雍正从九子夺嫡中杀出的权力智慧
大清盛世,康熙可谓第一君,经过六十一年的苦心经营,繁荣兴盛已初具规模,然而,接班人的选拔却成为困扰康熙晚年的最大问题。在睿智的父皇面前,雍正采取了正确的低调处世态度,从众多优秀的皇子中脱颖而出,他的成功智慧值得后人借鉴,而他即位后的兢兢业业更使其帝业顺利地平稳上升,为乾隆时代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本书以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一生的典型事迹贯穿始末,将其九子夺嫡、平衡政权、锐意改革等各方面的精明操淋漓尽致地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