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谋赤壁 立三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207738
  • 作      者:
    魏桂生著
  • 出 版 社 :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谓“虑”,说白了就是“算计”。
  丞相,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地位特殊,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两千年来,历朝历代涌现的丞相形形色色,忠奸智愚皆有其人,各自粉墨登场,纷纷出演了属于自己或丑或美或悲或喜的人生大戏。
  诸葛亮,虽然只是偏安一隅的蜀汉丞相,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这个说法基本没有争议。诸葛亮是一个极品丞相!品有品行、品味、品貌、品德,所谓极品,是为力言诸葛亮之出众。
  《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书以诸葛亮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夹叙夹议地描写了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重点在于剖解看似简单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复杂原因以及事件背后人物的动机,并推理了历史的细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谓“虑”,说白了就是“算计”。本书连缀史书,展示智者诸葛亮和那个三国时代人物的算计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魏桂生,又名草堂春睡,山东人,现居潍坊。鄙薄戏说哗众,痛恨翻案取宠。业余读史,两载连缀,遂有本书,愿与诸三国迷、亮粉共勉。
展开
内容介绍

  诸葛亮是这个世上最独特的人之一,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把厚黑学运用到让被算计的人不反感的人。被他算计过的人,不但不能恨他,还得对他感恩戴德。他也得以建功立业,赢得生前身后美名。
  在赤壁战争前,关羽不服气诸葛亮的领导,诸葛亮不露声色地激怒关羽立下军令状去华容道捉曹操。关羽失手后,从此对诸葛亮心服口服,一切行动听指挥。
  《算死人不偿命:诸葛亮2》将带给你一个全新的感受,你将见证一代名相的整个成长过程,同时也将亲身体会到在顶级名利场中搏斗,是何等步步惊心,何等跌宕起伏。

 

展开
精彩书摘
  诸葛亮给孙权下套
  晚上,鲁肃带着诸葛亮谒见孙权。鲁肃先汇报了这次荆州之行,重点汇报了刘备军现在的情况。如何在当阳遇到刘备残军,如何在汉津会师关羽水军,以及如何在夏口会师刘琦,鲁肃对这些事情必须详细汇报,这是一个下属的本分。如果他不提前汇报,孙权就只能等着诸葛亮忽悠他了。
  鲁肃汇报得差不多了,孙权大体心中有数,然后把诸葛亮请了进来。
  诸葛亮虽然没有机会舌战群儒,但是他在孙权面前还是表现出了卓越的口才。
  正如《三国演义》所演义,诸葛亮上来用的是激将法。
  他说:“海内大乱,孙将军您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开头一句,先把刘备放在和孙权对等的位置上)。现在曹操既定北方,天下大势已初见平定,接着南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暂时遁逃到这里(夏口)(这一句承认现实严峻)。孙将军您应该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原抗衡,不如早早地和他决裂,如果不能抵挡,又为什么不按兵束甲,向他表示臣服呢?现在将军您表面上服从,而内心却不甘心(经常捣乱),现在情况这么紧急,您不立即表明立场,恐怕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孙权听了不舒服,他心中冷笑,哪有这么来求援的,竟然问我到底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不投降?
  他说:“真是如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侍奉曹操呢?”
  孙权心想,他屁滚尿流的还不如我呢!
  孙权入了套子,暴露给诸葛亮激将的机会。
  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个齐国的壮士,尚且知道守义,何况刘豫州是王室之胄,他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他、投奔他像水之归海一样,如果不能成功,那是天意,怎么能给别人当属下呢!”
  诸葛亮此言击中了孙权争强好胜的软肋。你不能投降,你要是投降就比田横匹夫都不如!刘备是英雄,所以不能投降,你要是投降,你就是孬种。诸葛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现在还没有摸清孙权的真正想法,因为他所知道的是柴桑到处弥漫着投降的论调,他很担心孙权像刘琮一样在这种论调里垮掉。
  结果孙权听完诸葛亮的话,一下子忍不住暴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孙权勃然作色,大声吼道:“我不能守着全吴之地,坐拥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已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没人可以抵挡曹操(这句话认可了联合刘备)。”
  但是孙权慷慨过后,突然话锋一转,他问:“但是豫州新败之后,能不能扛过去?”
  这句话实际上是在问诸葛亮,你们有没有合作的筹码,空手套白狼是没门的。
  诸葛亮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他说:“刘豫州虽然军败长阪,但是归来的战士还有关羽水军精兵一万人,刘琦的江夏战士也不止一万人。曹操的大军,长途奔袭,异常疲惫。听说为了追赶刘豫州,轻骑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这就是兵法上讲的‘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兵法上还有一句话说这样‘必蹶上将军’,并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这又是他们一大劣势;还有荆州民众,之所以降曹,是迫于兵势,并非心服。如果现在将军您真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击败曹军。曹操军败,必然北还,这样一来,荆、吴之势强,三家可成鼎足之势。成败之机,就在今天。”
  诸葛亮这段话,有三个要素:一是我们有两万人,有实力和你合作;二是曹操军内部有问题,不是想象的那么强大;三是击败曹军我们共同瓜分胜利果实(鼎足之势)。
  诸葛亮当初告别刘备,说“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摆明了是为了求生存,前来要饭的。
  到了孙权这里一番说辞,却把自己说成了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并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战后瓜分胜利果实的要求。诸葛亮的外交技巧是高超的,成功地把寻救兵演变成了找合作伙伴。话里话外一句假话也没有,一滴水也没露,没有半点儿求援的卑躬屈膝状。
  诸葛亮的说辞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孙权害怕曹操,又不愿意投降曹操的心理。诸葛亮把刘备描述成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让孙权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所以他上钩了。
  其实,赤壁之战的决定性会战以及后来争夺南郡之战,基本上是孙权属下周瑜独立完成的,刘备军基本上只干煽风点火的事情。所以孙权后来在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很不情愿,导致发生了孙刘两家争荆州的系列事件。但是,有诸葛亮出使江东,两家联盟在先,不是刘备的单方面投靠,所以最后对于荆州之争也是各持其辞,互不相让,最后勉强对半分成。
  孙权听完诸葛亮一席话,基本上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但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宣布抗曹。这个步骤要等周瑜回来完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赤壁风云
面对曹操强大的军事压力,荆州土崩瓦解。此时刘备拥众南逃,并惨败于当阳。随后诸葛亮驰赴江东,巧妙地把求救变成了结盟。至于火烧赤壁,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真相和八卦?

第二章·角力荆楚
忠而被疑,注定是周瑜的悲剧,但他的死跟诸葛亮无关,无所谓“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作为一面人才旗帜,在他的举荐和号召下,荆州才俊向刘备麾下聚集,可其中刘巴却是个例外。周瑜死后不久,刘备成功“借荆州”,开始了隆中对战略的第二步。恰好此时刘璋派遣的使者法正到了荆州,契机出现了……

第三章·鼎势初成
刘备到葭萌关讨伐张鲁,一枪未放,却突然挥师南下。诸葛亮从荆州率兵入川,一年之后对成都形成合围。益州将领纷纷扰扰,投降或坚守,人格和利益,到底什么最重要呢?荆楚政局将重新来过。

第四章·三分天下
诸葛亮和法正在治国策略上有宽严之争。孰是孰非,历史自有公议。为推行法令,诸葛亮借彭羕事件敲山震虎。稍后,诸葛亮坐镇成都,刘备率军夺取汉中,隆中对之天下三分终于得以实现。然而荆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