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奶名,是一个人出生后不久取的名字。比起大名(学名、官名)来,小名是非正式的名字,具有顺口、随意、粗鄙、记事性强等特点,随意里透露出亲昵,粗鄙中洋溢着真爱,寄予着长辈对孩子无限的期望。宋人方勺在《泊宅编》卷四记载了个有趣的小名——“十狗”,可以说明小名有欠雅驯、记事性强的特点:“状头(状元)时彦,母怀之弥月,梦数人皂衣,肩舆一金紫人,径入房中。明日,犬生九子皆黑,晚遂生彦,故小名‘十狗’。《同年录》见之。”状元时彦,因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九个“黑狗哥哥”,所以小名叫“十狗”。宋人俞成在(《萤雪丛说》卷上谈到小名时说:“尝观《进士同年录》,江南人习尚机巧,故其小名多是好字,足见自高之心;江北人大体任真,故其小名,多非佳字,足见自贬之意。”地域不同,小名用字各异,但对孩子充满爱意的初衷却是一样的。
中国人对小名很是关注,早在唐代,陆龟蒙就辑有《小名录》二卷,记载自秦至南北朝间知名人物的小名,开创了专书辑录小名的先河;此后,宋人陈思辑有《小字录》一卷,记载从汉到北宋的各类人物的小字214个,各条分列出处,只记本事,不加评论;明人沈弘正又补《小字录》之遗,编成《小字录补遗》一卷。上述三书,收集各类知名人物的小名,从秦汉到宋元,一脉相承。受此启发,宋朝大诗人黄庭坚的外甥洪遂(少蓬、驹父)编有《侍儿小名录》三卷,专录女子小名,开女子小名专录之滥觞。继之,宋代有晋阳张邦畿《侍儿小名录拾遗》一卷,汝阴王锤(性之)著((补侍儿小名录》一卷,晋阳温豫(彦几)撰《续补侍儿小名录》一卷,此三书呢于裙裾之乐,满足文人的幻想,用名浮于实的猎艳笔法,将与女子名讳相关的故事收集在一起,杂出不伦,勒为一篇,离小名之本旨已远,当时就被人诟病(宋·周焊:《清波杂志》卷九,明·钱希言:《戏瑕》卷一)。这几部侍儿小名录,后被清人张廷华(虫天子)收入《香艳丛书》中,由此也可推知其内容。宋人王徘,也曾收集古人小名小字八百来件,分为五卷,准备编一本“小名录”,后来因种种原因未果(宋·王株:《野客丛书》卷三○)。清初有长洲人尤桐编撰的《宫闱小名录》一书,题为小名,却多记两汉至明代的女子名讳,只有一小部分女子记录了小字。全书共四卷,第一卷记后妃,公主外戚附之;第二卷记列女,凡妾妓有节行者皆附之;第三卷记妾婢,杂类附之;第四卷记外国(少数民族),寇盗附之;最后还附有莆阳余怀补辑的《宫闱小名后录》。清代另有李调元辑《乐府侍儿小名录》一卷,赵庆桢《青楼小名录》一卷,史梦兰《青衣小名录》二卷,这些“小名录”,对“侍儿”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小名”的兴趣,离陆龟蒙收录小名的初衷已越来越远了。
与常人一样,一些看似威严的皇帝也有着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名。汉唐以来,一些皇帝为了方便百姓避自己的名讳,大名多有点怪,爱用生僻的字眼,如汉元帝刘爽(shi),唐僖宗李儇(xuan),宋孝宗赵奋(shen),明孝宗朱祜樘(cheng)等,可他们的小名却与常人一样粗鄙,一样通俗。
从皇帝自身来看,相对而言,开国皇帝的小名最为知名。不少开国皇帝出自草莽,民间的习俗给他们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些史书记录下他们粗鄙的小名。继任皇帝多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像祖辈那样草根味十足的小名,显然不适合已经贵族化的他们。与开国皇帝相比,继任皇帝的小名少了些许质朴,多出几分文化气息,离小名平直的本意越来越远,反而不那么活泼可爱了。
从朝代来看,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时,生逢战乱的皇帝最爱起小名,社会相对稳定的宋、明、清等朝皇帝的小名最少。战乱年代,给孩子起个有寄托的小名,让他们顺利成长,是人之常情,皇家也不能免俗。至于现在几乎看不到的宋明清几代皇帝的小名,或者是他们本没有小名,抑或是后世避讳制度渐严,文网已密,说话者不敢言传,行文者不敢记录亦未可知。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唐太宗的名字“世民”,是在他四岁时才取的。当时,有一位岐州的善于相面的老先生见到李世民,说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听了此话,李渊很高兴,因此采用“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起名“世民”(《旧唐书·太宗纪上》)。由此可推知,在没有取名字的四岁之前,家人一定会用小名称呼李世民。《新唐书·李建成传》也记载:李建成小字“毗沙门”,李元吉小字“三胡”;《旧唐书·李建成传》还提到高祖李渊呼叫着太宗李世民的小名对裴寂等旧臣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亲兄弟三人,建成、元吉的小名都被记录下来,唐太宗的小名却因他当了皇帝,需为尊者讳,故而略去不书。
再说两个宋代的例子,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卷二记载:宋仁宗的舅舅李用和,与姐姐李宸妃离别时,年方七岁,李宸妃给了弟弟一个缂丝肇囊,作为日后姐弟相认的信物。李宸妃入宫受封为妃后,派手下的院子去寻找失散的弟弟,院子发现李用和的线索后,又“复问其姓氏、小字、世系甚悉”,又解其肇囊送给李宸妃仔细观看,最后终于姐弟相认。同书还记载:宋真宗杨淑妃的弟弟叫杨景宗,从少年起就不安生,喜欢四处流浪,结果触犯了王法,脸上被刺了字,发配到军营当差。一次真宗回宫,杨淑妃与众妃嫔在宫门口迎候。大内宫墙外是一圈御沟,沿御沟站着一排担任警戒任务的士兵,坐在车中的杨淑妃向车窗外望去,猛然发现士兵中有一个人像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杨淑妃让人“问其姓氏骨肉,景宗具以实对,太后(杨淑妃)泣于车中。(杨)景宗惟知其女兄在掖庭,疑其是也,遂呼太后(杨淑妃)小字及行第”,最终姐弟相认。显然,在当时,小字是个人最隐秘的信息,除了家人故老,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唯其私密如此,在这两出姐弟相认的戏里,小名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普通人的小名尚且如此私密,皇帝的小名,自然没有人敢冒着“大不敬”的罪名说出去,记录下来。
下面就以时代为序,选取几位最为典型,也最为知名的皇帝的小名,做一番简要的叙述,愉悦读者的同时,也顺便阐述一下小名的相关知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