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生活里。张海至今仍是自豪的:“可以说,由我引起,独峒的芦笙踩堂又火起来了。”
1978年,张海进入独峒公社文化站工作,有了更多展示和发展自己文艺才能的机会。不仅是芦笙,还有侗歌、笛子、琵琶、牛腿琴、侗戏等等,张海都如饥似渴地吮吸着。
在搜集民间音乐的过程中,张海不满意简谱了,嫌它记录芦笙曲太慢。1979年,他自创制了一套记录芦笙谱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记录下了几十首侗族芦笙曲。他说:“我用符号把各个音分开来记,方便得很,在民间推行也被大家接受了。”
接下来,他对传统芦笙也不“满意”了。在接触了越来越多的现代音乐后,他逐渐感到传统芦笙的表现力不够丰富,于是开始改制芦笙。以后,他一有机会就去芦笙师傅家学习传统芦笙制作,常常和会做芦笙的人讨论制作的技艺。制作芦笙的关键是将发音管、共鸣筒及簧片三者完美地结合,其中簧片的制作最为复杂,每个音所用的簧片长短、厚薄都不一样,要精心切割、打磨,反复在芦笙管上调试。铜片薄而锋利,常常把他的手划破。1987年,张海终于做出第一把改良的8管芦笙,之后他陆续加管,一直加到24管。他还根据不同的调式(如C调、降E调、F调、G调、A调)来制作芦笙,每把芦笙都可在三个调之间转换。
1985年,张海因为全面的侗族艺术才能、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待人处事,被招进三江县侗族艺术团,成为艺术团里的芦笙演奏师。由于他制作的芦笙工艺精湛,很多地方的艺术团体都来订货,到现在,张海已经制作了3000多把多管芦笙。团里的芦笙制作、修理也都是他在负责。
张海还常常被派去各村寨辅导村民演奏芦笙。在实践中,他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简单易学,便于推广。他还把自创的记谱法教给村民,方便他们记忆和练习,加上待人诚恳,他深受村民们欢迎。1991年,他被聘为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歌舞《民族之光》第三场《芦笙踩堂》段舞的编导,并被评为柳州地区优秀编导。
同时,张海开始和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和各地各民族的民间艺人交流。他对侗族艺术的认识,从无意识的爱好上升到有意识的推广。1992年,张海和艺术团被邀请到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演出结束后,杨尚昆主席慰问演员,对他说了一句“你们少数民族有这样的乐器(芦笙),是值得骄傲的,你们一定好好发展它,不要失传”,这在张海的心里烙下了强烈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让他意识到了传承的责任。2000年以后,张海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传承人。他知道,侗族艺术要一代一代继续下去,必须从孩子抓起。
他培养了很多徒弟和学生,女儿张吴巧觅是张海最大的骄傲。巧觅生活在侗族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从7岁开始,在爸爸的指导下。学吹侗笛和芦笙。几年来,乖巧的她进步神速,屡屡在三江、柳州等地的大型活动中露面并脱颖而出,到过国内外不少地方表演。2010年,张吴巧觅成为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
跟张海学习专业演奏的学生前后已有50多人了,而村寨里学习简单吹奏的已有几百人。张海和他的家人、他的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利用这些机会宣传并推广侗族芦笙,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侗族的芦笙。这是张海迫切想要做的。
在比赛和表演的曲子里,好几首都是他改编和创作的。张海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开始创作侗族芦笙曲。他改编和创作的曲子用他改良的芦笙演奏,不仅丰富了指法和技巧,而且突出了侗族音乐的特点;既能表现侗家人的生活和情感,舞台欣赏性又强,且不失侗族芦笙的特色。
因为出色的侗族芦笙吹奏和制作技艺,因为积极地推广侗族芦笙艺术和培养侗族艺术传人,2007年,张海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