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4010
  • 作      者:
    丁为祥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丁为祥,1957年生,陕西西安人。哲学博士,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与中华朱子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对儒学的未来命运尤为关注。已出版《实践与超越——王阳明哲学的诠释、解析与评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自苦与追求——墨家人生哲学概览》(武汉出版社1998)、《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等专著,并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以及《中国哲学季刊》(美国)、《文化中国》(加拿大)、《哲学与文化》(台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朱熹(1130-1200)是孔子之后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两宋以降中国学术形态与文化性格的塑造者。《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朱子的哲学视野及其历史影响的发生学考察》从发生学的视野出发,依据朱子文本与相关文献,在充分吸纳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扣朱子的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展开对朱子哲学视野及其历史影响的深入考察。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系统分析朱子的早年经历——从出身、师承到学术性格及其思想谱系的形成,并通过朱熹与张、陆象山、吕祖谦、陈亮的理论论辩以及朱熹对《四书》的集注与具体探讨展现其思想体系;下篇从朱熹学说的历史境遇出发,依次分析宋、元、明、清朱熹思想的历史影响,特别是通过20世纪三位大家冯友兰、钱穆与牟宗三之朱子研究的深入解读,凸显了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推陈出新途径。
展开
精彩书摘
    除此之外,明代社会还有其不同于宋代的地方,就在于宋代实际上是三教并行的,所以两宋的理学家大都有一段“出入佛老,反于六经”的经历。虽然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两宋的理学家个个都精通佛理,但佛老境界之高明以及其理论之广泛传播则是公认的。这就是张载弟子范育所说的“若浮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行。而其徒侈其说,以为大道精微之理,儒家之所不能谈,必取吾书为正。世之儒者亦自许日:'吾之《六经》未尝语也,孔孟未尝及也',从而信其书,宗其道,天下靡然同风”。①正因为两宋时代存在着这样一种背景,所以从北宋五子到南宋的东南三贤,基本上都有一段“出入佛老”的经历(比如朱子就有习禅的经历),宋代思想界的这一格局,也就给两宋的理学家提供了一种来自佛老理论上的参照坐标。但明代理学家却基本上不存在这样的思想环境。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两宋理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大道精微之理,儒家之所不能谈”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尤其是在朱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基础上,儒生中已经很少存在以研究佛老为自趋高明的现象了;虽然王阳明早年也有“溺于佛老”的经历,但那恰恰是在“自委圣贤有分”——圣贤之路走不通的条件下出现的,是一种“不得已”而不得不退求其次的表现,并不是什么自趋高明的追求;对于大部分明儒而言,他们不仅用不着钻研佛老,而且也根本无此必要。这样一来,这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格局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宋明理学之间另一个重要差别,——形上视角方面的差别。两宋理学由于存在着佛老形上理论的比衬,因而不仅气象博大,而且也比较注重形上理论的建构;而明代则由于已经解除了来自佛老的理论压力,因而一般说来,明儒也就根本不需要再钻研佛老了,而往往更陶醉于自己的“内在性”世界。由此一来,明代理学也就分成了两种不同的走向:借鉴、吸取佛老的一系与所谓“绝口不言佛老”的一系。而这两系恰恰也就代表着明代理学的主流走向。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上篇:朱子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的形成
第一章 朱子的早年经历及其学术性格的形成
一、家世、志趣与早年生活
一、从学三君子:科举、业儒与习禅
三、问道李延平:佛与儒之抉择
四、延平答问:儒学新路向的肇端
五、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
六、朱子的学术性格及其形成
第二章 对先贤的继承——朱子与周、张、二程
一、思想谱系概说
二、北宋五子的思想发展及其走向
三、朱子对二程的抉择
四、朱子对张载、周敦颐的拣择与诠释
五、朱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规模
第三章 与同仁的切磋——朱子一生的论战
一、“仁说”之辨——朱子与张
一、为学方向与人手之争——朱子与陆象山
三、经史、博约之间——朱子与吕祖谦
四、王霸义利之辨——朱子与陈亮
五、朱子学术性格与思想谱系的激荡与定型
第四章 向原典的回归——朱子与“四书”
一、朱子与《大学》
二、朱子与《中庸》
三、朱子与《论语》
四、朱子与《孟子》
五、朱子思想谱系的定型及其功能
上卷结语:朱子的理气世界及其究极归向

下篇:朱子哲学的历史影响及其发生学考察
第五章 朱子哲学的后世影响及其演变
一、从学禁、党禁到官方意识形态
二、独尊与潜流——元代的朱子学
三、双向的落实及其裂变——明代的朱子学
四、朝野的双向修正与尴尬转型——清代的朱子学
五、朱子思想谱系的流衍及其多元走向
第六章 逻辑理性的引进与诠释——冯友兰的朱子研究
一、成学经历与治学的基本出发点
二、从形式质料、真际实际到共相追求
三、理气关系与共相、殊相
四、从生存实在论到逻辑实在论
五、文化的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
第七章 历史理性的研究与评价——钱穆的朱子研究
一、从“系年”、“学术史”到“学案”
二、“宇宙本体论”
三、朱子的“心学”
四、辨朱陆、辟佛禅
五、历史视阈下的文化理想
第八章 超越理性的裁正与批评——牟宗三的朱子研究
一、从“实在论”到“本体宇宙论”
二、“即存有即活动”与“只存有不活动”
三、从“存有之理”到“存在之理”
四、“良知坎陷说”与“一心开二门”
五、良知的孤悬与落寞的人生
下卷结语:认同的选择与选择的认同——现代化牵引下的朱子学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