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故乡岁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92420
  • 作      者:
    阮章競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阮章兢,1914年1月生于广东省中山县沙溪区象角乡。自十三岁当油漆学徒。1936年参加“救国会”,并从事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上太行山,曾任游击队指导员,八路军太行山剧团指导员、团长,前方鲁艺教员,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戏剧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文艺处长、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四届理事,第五届顾问:中国文联候补理事、全委会委员,《诗刊》副主编,北京市作协主席、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戏剧《未熟的庄稼》《和尚岭》《糠菜夫妻》《在时代的列车上》;歌剧《比赛》《赤叶河》;长诗《圈套》《漳河水》《白云鄂博交响诗》《边疆明月胡杨泪》《漫漫幽林路》:童话诗《金色的海螺》《牛仔王》《马猴祖先的故事》《小姑娘与乌猿婆》;诗集《虹霓集》《迎春橘颂》《勘探者之歌》《四月的哈瓦那》《阮章兢诗选》《夏雨秋风录》《晚号集》;散文集《新疆忆旅》;小说《清晨的凯歌》《白丹红》《霜天》:艺术作品集《阮章競绘画篆刻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部《故乡岁月》动笔于1970年冬,作者阮章競正在政治运动中颠沛挣扎:“长夜难眠,做什么呢?回顾半个世纪,人民虽有壮丽的斗争日月,但都不敢写了。于是想起童年,百感交集。人民总是要前进的,但后代对旧中国是不了解的。于是想把儿时所遇记录下来,故分了若干小题,以便写下去。”1979年冬,有出版社约写作家童年,写作获得动力。但由于长篇小说《山魂》及其他创作安排,又因1984年春生病中断,回忆录写成已是1985年秋。出版计划时过境迁,作者也于2000年2月抱憾辞世。
  《故乡岁月》手稿尘封二十七年后,终于在作者家乡广东省中山市文广新局的帮助下面世。既飨读者,亦慰作者顾念之灵。
展开
精彩书摘
  当我懂事时,每天傍晚看见父亲或大哥,总有一个人挑着两个装鱼箩头,走十来里到县城,天亮前去鱼行买鱼,然后赶快挑回来。而在家的那一个,也是天不亮就得赶到半路去接力,抢早赶到象街市去卖,迟了就不好卖了。再一个货源就是几个人合伙,买本村或附近鱼塘主的鱼,下水张网捕捞。冬天下鱼塘捕捞鱼,是很苦的。下水前,父亲、大哥,还有合伙的卖鱼人都先喝几口酒,然后下水。我看见他们捕捞鱼时,冻得嘴唇发青,上岸时一直哆嗦,上牙打下牙,身上冒着汽,而鱼塘主却穿着皮长袍,或是短褂,抽着铜水烟袋,站在岸上看,看过秤收钱。父亲手里的本钱,我看顶多是一二十块,本小利微,常常周转不开,鱼卖不出去就蚀本,又得借债。光靠卖鱼养不活家口,父亲还得租地主或祠堂庙宇的土地来种。
  小时候,母亲用广东人背孩子的背带,背着我唱着催眠儿歌,做饭、推磨、舂米、洗衣裳。我离开母亲的背带,就从催眠儿歌过渡到邻居阿婆们膝前,在绩麻篮子旁边,听她们讲故事、唱童谣。
  家乡地处南方,临近大海,有山有河,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绮丽,冬天水不结冰。我离家以前,就没见过下雪。夏秋的晚上,凉风习习,就在房屋檐前、大榕树下、芭蕉林边,享受听邻家老阿婆们讲故事的快乐时光。有位八十多岁的缪家老阿婆经常给我们讲故事,什么芭蕉姑娘、海螺姑娘、牛仔王造反、乌猿婆吃小孩、水牛怎么从天上被土地引诱推下人间为人耕地等等,她讲得有声有色,加上表情手势,把每一个听故事的孩子,都引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里去。
  这些老阿婆,讲观音庙后头狮山的岩石上有一溜脚踪,说那是神仙的脚踪,看着脚踪很大,但你把脚踏上去,就跟你的脚一样大小。我常去狮山玩,的确在石头上寻见一溜脚踪,把脚踏上去,果然是不大不小正合适,为此一直感到奇怪。她们还说大洪王庙,原来是鹅瘤山仙鹅的屁股,每天从岩缝穴里,拉下好多精白好大米。住在下面的一家人,就靠这米做饭。谁知道新娶来的儿媳妇不懂事,淘米做饭时说这些米有股鹅臊气,不好吃。好,这句话得罪了仙鹅,以后就不再屙白米了。后来,人们就在这个地方修了大洪王庙。又说离狮山右边不远的禾田里叫“龙珠”的小圆山,就是“狮子”(狮山)逗玩的绣球。这些不识字的老阿婆,都是优秀的口头文学家、诗人,她们把故乡的庙宇、奇山异石,都附加上一个美丽动人的神奇童话。
  我长大了,好奇的童心也跟着长大了,我离开了老阿婆们的绩麻篮边,挤进晒谷场和土地堂,听大人们讲“战书”(即描写古代战争的章回小说)。凡是夏天、秋天的月明夜,辛苦了一天的农民、渔人、工人、小贩们,凡是会说书的,都来献艺。有的讲《水浒》、《隋唐演义》、《三国》、《西游记》,有的讲《封神演义》、《七侠五义》、《小五义》、《方世玉打擂台》等等。父亲常在睡觉的时候,给我讲《岳飞传》。这些小说,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小就崇敬诸葛亮、赵子龙、张飞、岳飞、岳云、哪吒、狄青、薛仁贵、罗成、杨家儿女和方世玉这些书里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我小时候十分爱玩,经常和小孩子们在地上画个三层方格,格的每个角和中间画一条线,用树叶、树枝做游戏,看最后谁挤死谁。有时在地上画个大方格,用单脚拨动碎瓦片,叫“跳棋棋”;还有一种方格像个“凸”字,中间有好多格子,用一大块瓦片当母猪,用许多小瓦片当小猪,如小猪不叫母猪吃掉,反把母猪挤到顶上,就赢了,这叫“赶老母猪上山”。用碎瓦片?小石子学打仗?好玩是好玩?可是很危险?我就常被伙伴们打得鼻青睑肿。还有个挺好玩儿的东西,那就是用小竹管做水枪。这种水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管的,用一根小的竹管,一头扎上布当塞子;一种是双管的,做管芯的竹管,能射出水。这两种水枪,拿到狮江游泳打水仗,太欢乐了。直到今天我还念念不忘。
  当时的象角乡街市旁边,有个叫“团益公会”的地方。它右侧的龙眼、黄皮树林前面空地上,常有走江湖的人,在那儿玩把戏、卖武、卖艺,特别吸引小孩儿们。玩吐火的,最记得其中玩五加皮酒瓶喷火的,有表演马术的。我记得一个姑娘表演马术,翻、竖、跳、立,马快如飞,她忽上忽下,表演得是那样勇敢威武,令人赞佩。
  但也有很残忍的。我见过一个卖艺的班子,先叫一个小孩出来跪在地上,双手反抓着一根木棍的两头,然后是班主出来,用膝盖顶住小孩背部,用力把小孩反抓住的木棍,从后背使劲往上扳,就像现在玩具店的洋娃娃的手那样,随便你怎么扳就怎么扳。木棍越往上扳,小孩就越扑簌扑簌地流眼泪,显得很痛苦,这时班主就向人讨钱,观众给钱少,他就再往上扳,一直扳到直举肩上。真残忍!我虽然好奇,但捂住眼睛不敢看。当时我想:这小孩一定不是他的儿子,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儿子这样痛苦来给他赚钱啊!我还见过一件奇事。有次秋夜月明如水,有一些人在打谷场用催眠术请茅山师傅来耍武艺。一个人抱着长木棍,蹲在地上睡觉,另外两个人拿着点着的几炷香,一边绕着睡觉的人,一边反复口念:“一请仙,二请神,三请茅山师傅下来耍花棍……”不大一会儿,抱棍的人真睡着了,念咒的两人去扶起他,请他耍棍,他果然起来耍了一路棍。我知道这个人不会耍棍,当然更不是神仙下凡,但这事一直在我的童心里是个谜。太奇了!
  ……
展开
目录
从象角村流出的九十九道湾(代序)
第一卷 童年
第一章 故乡的山山水水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风土·乡情
第四章 我要读书
第五章 鼐琨学校
第六章 迷信的母亲
第七章 作新学校
第八章 为了赚几个铜板
第九章 可怕的更馆
第十章 大坏蛋——陈锡
第十一章 我的家,怎么啦?
第十二章 夜半,母亲常哭泣
第十三章 动荡的大海
第十四章 谁是土匪?
第十五章 小叶子漂向何处?

第二卷 少年
第一章 告别童年
第二章 大石桥头
第三章 我的师父冯阿袅
第四章 生意兴隆
第五章 三个画工
第六章 我的远房姐姐
第七章 买菜的钱哪里去了?
第八章 不,我不是装病!
第九章 棚厂一家
第十章 来了个风水先生
第十一章 是我打掉他两颗牙!
第十二章 冯老板和工人师傅
第十三章 仵作寮,真可怕!
第十四章 我逃跑回家
第十五章 可不敢再赌钱了!
第十六章 铁匠怎么会死呢7
第十七章 冯阿培也死了!
第十八章 冯老板再迁坟
第十九章 灰暗的山林
第二十章 妈妈,我有三十三元钱!

第三卷 夜茫茫
第一章 春天
第二章 白兰花开了
第三章 重到大石桥头
第四章 道馆门前
第五章 我家的华侨亲戚
第六章 珠江东去
第七章 “九一八”
第八章 天涯艺术学院
第九章 城里的名流
第十章 拱北关外
第十一章 无赖的世道
第十二章 我坐牢了
第十三章 这世界,不公道!
第十四章 海角,天涯
第十五章 妈妈,我会回来的!
第十六章 “山东号”邮轮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