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主义的含义和本质特征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含义
国内外的很多学者普遍认为,自然主义是一个意义含混的概念,它既可以指古代的自然哲学或者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也指当代的实在论哲学。在研究方法上,既具有实证主义的特征,也具有经验主义的特征。自然主义既指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也指一种对于世界的信念。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自然主义的时候,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诠释。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史,可以认为,自然主义具有自身相对确定的含义和特征。
一、对自然主义概念的考察
据《哲学大词典》记载,自然主义“泛指主张用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的哲学思想、观念。它贯穿于欧洲哲学发展的全过程。在古希腊已有萌芽,在17~19世纪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中相当流行。如F培根、霍布斯、洛克、斯宾诺沙、狄德罗、拉美特利、霍尔巴赫等。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本来如此的,反对用自然以外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界;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离开人的思维而独立存在,否认自然界听命于上帝的意志。但只强调自然界作用于人,而忽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把人的活动完全排斥在自然历史之外。”《哲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066页。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自然主义是一种运用到文学创作方法中的批评术语,它强调对事物的客观事实进行描述,以再现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根据剑桥英语词典,自然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观点,隐含着关于自然法则与自然力的运用。《美国国际百科全书》把自然主义定义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它不是关于实在的本质的理论,而是一种信念,即认为经验的、科学的方法是获得真理和引导人们行动的唯一方法。利里安?弗斯特在《自然主义》一书中指出,“自然主义”(naturalism)和它的同源形容词“自然主义者”、“自然主义的”(naturalist)naturalistic一样,都是容易使人误解的词。由此,我们会立即联想到“自然”(nature)和“自然状态”(naturalness);因为不能确切地得到它的含义,只能就它所涉及的范围给以说明。斯特劳德指出:“自然主义认为所有现象是自然法则的主体,并且自然科学的方法在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是适用的。” MarioDC,DavidM,2004,“Naturalism in Ques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哲学家法伯指出:“唯物主义(或自然主义)是奠基于各种科学的发现和方法上的哲学;认为,人们如果客观地看待经验的根据的话,那么人们就能够认识到人、因此还有心(mind)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 涂纪亮主编《当代美国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第211页。
国内学者认为,“自然主义是一种将自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用于哲学研究的思想流派。它认为每一事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都是由自然的存在(entities)所组成的,并不存在超越存在的、不同于存在的东西。事物或人的性质是由自然存在体的性质所决定的。自然主义还认为,这些存在体都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 陈嘉明主编:《实在、心灵与信念》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3页。有的学者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由自然实体构成的;可接受的正当化方法和解释是可通约的。大体上说,自然主义的主要理论旨趣就在于对自然的充分肯定上。” 李侠:《有关自然主义的几个问题辨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2期,第50页。还有的学者认为“自然主义是这样一种哲学一元论,它认为宇宙间存在或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所谓自然的即可用自然方法加以说明。” 参见卢风:《一论神秘主义与自然主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第4期,第1页。“自然主义包含了与实证主义、经验主义、行为主义、客观性和科学主义等概念相关的哲学和方法论。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表现为三种形式:认识论自然主义,方法论自然主义和本体论自然主义。” 参见王海英:《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的10期,第17页。总而言之,自然主义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主义的历史与哲学的发展史一样久远,自然主义研究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哲学本身脱胎于神话,难免具有一种将自然神秘化的倾向,古希腊的很多哲学家都否认自然物的客观实在性,将其视为意见对象甚至神的制造物。例如柏拉图认为,“存在的基础乃各种原型的相,它们构成一切有形体的东西的无形基质。一切知识均以相的存在为先决条件。亲身体验超验的相乃哲学家的首要目标和最终目的地。” 参见「美」理查德?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这种神秘化倾向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抵抗,亚里士多德无法同意柏拉图的那种结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实在就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世界,而不是由超验的“相”构成的世界。亚里士多德运用进化的概念,把自然和生命存在物之系列描述为由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进化过程。虽然亚里士多德承认有灵魂存在,但是灵魂也是一种自然形式,是生长的,可感觉的。古希腊时期的自然主义没有完全摆脱神秘主义,还保留着对于灵魂与神的敬畏。它对于自然的探求还是素朴的,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对世界的自然主义的认识是建立在直观猜测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的自然主义就是将本体论和认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自然哲学思想。随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逐渐衰落和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具有自然主义信念的哲学家们相信了科学进步的神话,开始全面的否认世界本原的超验性,否认世界的神秘性。因而,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主义研究方法出现于近代,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其表现形式。到19世纪,自然主义为了追求客观性而陷入了否定先验性、贬抑本体论的发展时期,以实证主义为其表现形式。这一时期,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已经完全取代了本体论,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一切都可以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科学原理和原则来解释。哲学家们普遍坚持一种信念,不存在或不可能存在任何超越于科学说明范围之外的实体或者事件,一切都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和说明。随着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兴起,当代的自然主义哲学再一次发生了转向,代之以新的实在论的表现形式。自然主义的主题和表现形式的不断变化,使人们在表述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其次,古希腊自然哲学和法国18世纪的机械论哲学使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身份得以确定,唯物主义哲学自身的命运掩盖了对自然主义问题的考察。对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使自然主义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使自然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蒙尘。国内学界关注的重点是唯物主义的研究,忽视了对自然主义问题本身的考察。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的多半是对于自然主义的文学界定,或者美学界定,很少有哲学的界定,或者干脆把科学哲学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作为自然主义本身的意涵,加之自然主义的科学认识论的兴起是很晚近的事,人们并不很熟悉。在研究过程中,使用自然主义这一概念时,多用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在论,甚至是实用主义来替代,自然主义本身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那么,自然主义是否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含义呢?本书认为,自然主义有自身确切的含义。
二、自然主义的含义
从本体论的层面看,自然主义主张世界有统一的本原,是一种哲学一元论,属于传统的形而上学范畴。早期希腊哲学启蒙时期的人们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宇宙及其规律,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也由这一形而上学得出的结论来确定。恩培多克勒认为,有机的生命发源于土。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宇宙形成以前,最初有无穷小的物质分子——种子混杂在一起,充塞宇宙,是运动使它们分开,又结合成物质。“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为宇宙的自然科学观点开辟了道路”。「美」梯利著、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7月第1版,第34页。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者将这一理论发扬光大。他们不仅同意前人的观点,承认有实在的原始和不变的分子,并且彻底摈弃由神灵或心灵从外面使它们运动的观点。因此,在古代希腊哲学时期,自然主义是唯物主义,它认为自然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近代哲学的自然主义是一种物理一元论的本体论,它反对近代哲学物质与心灵分立的二元论观念,认为存在和意识不过是自然的两个方面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话语是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强调自然在先,即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心灵;经验是在自然界中,而不是自然在经验中。虽然,当代哲学的自然主义更多的意义是在认识论方面,强调在自然的和自然之外之间维护一个严格的区分,但是,它仍然坚持本体论的哲学理念,并指出粒子和场是哲学本体论存在的科学依据;形而上学与科学相关,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基础层次。这样,实在论的自然主义就赋予形而上学一种不可或缺的意义。
从认识论的层面看,古代哲学的自然主义针对神秘主义,反对用多元论或者泛神论来解释宇宙和自然。古希腊自然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特征是经验主义,马克思在分析德谟克利特哲学的认识方法时指出:“一切感官都是真实东西的报道者。没有神秘对象能够驳倒感性知觉;概念也不能驳倒感性知觉,因为概念依赖于感性知觉……因此,德谟克利特被迫进行经验的观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22、23页。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则是其哲学的主要特征。近代自然主义的核心思想始终围绕着认识的问题展开,即人们是否可以和怎样可以获得确定性的知识。围绕着这一认识问题,自然主义坚持经验主义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认为在对经验研究开放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存在。这样,自然主义遗弃了认识论的先验原则。科学哲学通常是把自然主义等同于自然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哲学家内格尔认为, “自然主义既包括一种探究的逻辑,也包括对宇宙结构和人在其中的地位的普遍阐述,是对在实践中和在批判性的思考中接触到的世界所做的正确的概括性的论述,是对人类社会的合理展望。”「美」内格尔著、徐向东译:《科学的结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6页。当代哲学的自然主义则表现为批判的自然主义和科学的实在论哲学两种形式,它们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彻底抛弃任何企图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对自然科学的真理性提供辩护的传统认识论,并以自然性、进化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在哲学的发展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方法论的层面上看,首先,自然主义不是空洞的,在哲学发展的早期,它立足于对自然与人的探索,针对神秘主义和怀疑主义,自然主义肯定乐观地认为,人们的智力水平能够解开未知世界的谜底;其次,在当代,自然主义立足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批判,认为世界是自然的整体或统一体;第三,自然主义不需要还原论,因为人类的认识结构与整个人类的进步是一致的;第四,人类不具有通过哲学的法令而创造的任何特权,因为真理不是纯内在的,概念指称的本质就在于它决不能参照非实在地或经验地不可证实的东西;第五,方法是被接受理论的一种功能,科学规范的力量就是理论的力量;最后,自然主义乐观地宣称,所有科学的研究中都具有进化的前景,科学理论和断言可以修正。 参见郭贵春:《科学实在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16页。总之,自然主义坚持自然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并且认为科学和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实在性,自然界与社会具有连续性,因此,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社会科学的方法具有统一性。当代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萨缪尔认为,“自然主义的方法是不带任何先入之见来研究我们的先入之见”。「美」萨缪尔?亚历山大著、韩东辉、张振明译:《艺术、价值与自然》,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63页。实际上就是强调在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与自然科学的研究立场保持一致。自然主义的方法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它以适当的方式在自然科学中实践着关于自然的科学。
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具有一种现实性和经验性的特征,它反对超验的、神秘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追求。自然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的真、善和美是人性中的事实,而非某种神秘主义和宗教教义所宣扬的产物,它与人的本性密切相连。真是关于事实的真,它来自于外在世界的事实体系;善是人们在对其物质环境的反应中的行为,并转而产生了物质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又成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善是人在其生存的外在条件下的感到满足的生活;美属于自然对象或艺术作品,它们反过来也是物质的对象。自然主义的价值观认为,“宗教是人性中的一个事实。自然主义则寻求理解这一事实,它在分析其本性、追溯其既往中可以附带地深化宗教的意义。”同上。自然主义哲学家萨缪尔?亚历山大认为,“一种关于神性的一神论概念最终会被自然界的事实所摧毁。” 同上书,第57页。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去思考价值,它们就会表现为建立在事物之上的人类创造。只是与自然相反,这些事物是人工创造的。价值是人的发明,它不属于神。虽不是一种人工产品,但也是人之本性的产物。如果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看,自然主义所具有的真善美的观念更接近于古希腊时代,那个时期的人们既乐观大胆,又处在自然与文化和谐发展的中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自然主义是一种以自然及其原因为基础的哲学一元论,把自然看作是一切存在的最原初和最根本的源头。它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从自然的立场出发,来解释自然界、人和社会;并且认为,客观存在先于一切形式的主观经验,客观实在的物理世界先于精神,自然是人类思想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基础。在本体论方面,自然主义主要针对神秘主义和宗教神学,反对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对立,并且超越了意识与存在的对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实在论的,即承认外在的世界是客观的。在方法论方面,它承认主客体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性。从本体论的层面来说,从认识论的层面上说,古希腊哲学所具有的理性与求真的科学精神是自然主义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发展的潜能思想,因为这样的思想理念与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精神相互契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用神话思考世界,还是用人的思维观察世界,以及用科学的观念来改造世界,人类都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样,表现出改造自然、改造自身、征服蒙昧、追求文明的理想,而这一理想本身的合理内核就是一种确定的科学精神,这样的科学精神与神秘主义或者神学思想完全不相容。自然主义坚持主体与客体、物质与意识、存在与精神的不可分割的一元论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理性的原则和科学的态度,就避免了为神秘主义与神学思想留下地盘。即便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已经受到人们全面反思的今天,自然主义仍然以其自身的包容性、内涵的广泛性,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自身具有的科学精神、实践内涵与任何时代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为人们提供一种坚定的方法论支撑与乐观的生活图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