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亦近亦远马克思:马克思、现代性与当代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49170
  • 作      者:
    石敦国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石敦国,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3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亦近亦远马克思:马克思、现代性与当代中国》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关键之点进行了分析,力图把握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从而进入马克思所开启的思想视域。《亦近亦远马克思:马克思、现代性与当代中国》通过探讨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领会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革命及其基本成果--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通过几个重要的范畴来阐发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包括感性、对象性、社会性和实践范畴,通过对这些范畴的存在论意义的阐发,揭示了旧哲学的超感性、非对象性和非社会性的实践根源,以及发挥这些范畴的批判功能。
展开
目录
导言:亦近亦远马克思
第一章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异化劳动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发展过程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内容和理论逻辑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意义和思想地位
二、劳动对象和劳动本身同人相异化
(一)劳动对象同人相异化
(二)劳动本身同人相互异化
三、类本质同人相异化
(一)人的类存在、类生活和类力量
(二)类存在与人的自由
(三)类存在与人的意识
(四)人的类存在与美的创造
四、人同人相异化
(一)生产劳动与人的关系存在
(二)人的关系存在是爱的存在论基础
(三)人同人相异化的后果和表现
五、异化劳动的经济表现
(一)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
(二)商品交换与异化劳动
(三)货币与异化劳动
六、异化的扬弃与人的解放
(一)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
(二)人与自然界的和解和人与人的和解
(三)异化的扬弃与人的解放

第二章 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与哲学新视域的开启
一、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一)存在论革命与历史观的变革
(二)生产劳动进入马克思的存在论视域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意义
二、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存在论启示
(一)历史是人通过劳动而自我诞生的历史
(二)异化劳动是人类劳动发展的必然的形式
(三)异化的积极扬弃与劳动历史观的批判本质
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
(一)旧哲学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
(二)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
(三)市民社会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四)人类社会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四、哲学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一)辩证的世界的自我改变
(二)生产劳动的历史性与世界的改变
(三)改变世界的主体力量
五、近代哲学的意识主体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批判
(一)意识主体与异化劳动的关系
(二)意识的感性基础与纯粹意识的消解
(三)意识的社会本质与自我意识的消解

第三章 新唯物主义核心范畴的存在论诠释
一、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看形而上学的实践根源
(一)西方哲学的超感性的形而上学传统
(二)感性与社会性的分离是形而上学的实践根源
(三)分工和私有制导致感性与社会性分离
二、马克思的对象性范畴的存在论意义及其批判功能
(一)西方传统哲学的非对象性问题
(二)人的存在是对象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三)对象性与社会性分离是传统哲学的非对象性的根源
三、马克思的存在论境域中的社会性范畴
(一)物质生产的关系本质与人的社会性存在
(二)旧哲学的非实践性和非社会性
(三)社会性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本质
四、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范畴
(一)实践的概念化和实践哲学体系问题
(二)对实践的非实践理解的问题
(三)正确理解实践范畴,直面实践本身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
一、黑格尔认识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启示
(一)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实践的历史性与认识的过程性
(三)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尺度
二、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及其实践哲学求解
(一)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与传统认识论的困境
(二)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对认识之谜的解答
(三)抽象认识论的根源与实践认识论的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视域下的知识异化
(一)知识的实践基础与人的知识性存在
(二)知识的异化及其实践根源
(三)知识异化的扬弃与人类解放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批判
一、哲学现代性的哲学批判与现代性的实践批判
(一)理性形而上学与哲学现代性
(二)卢梭和黑格尔的现代性反思
(三)西方现代哲学的现代性批判
(四)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性批判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批判与经济现代性批判
(一)劳动价值原则与经济现代性的确立
(二)劳动价值原则的困境与经济现代性的界限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政治批判与政治现代性批判
(一)现代性、政治现代性及其相互关系
(二)西方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非政治性问题
(三)马克思对政治现代性的批判
四、现代性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性批判中发展现代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性发展中批判现代性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政治批判
一、市民社会基础上的宗教批判和政治批判
(一)宗教批判、政治解放及其局限性
(二)政治国家是市民社会的虚幻的共同体补充
(三)宗教是市民社会的虚幻的精神补充
二、国家形式主义视阈下的西方现代政治批判
(一)对黑格尔的国家实体主义和政治实证主义的批判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国家形式主义
(三)国家形式主义视阈下的西方现代政治制度批判
三、西方现代政治中的民主幻象
(一)政治共同体的虚幻性与民主的不可能性
(二)公意的抽象性与民主的不可能性
(三)政府的实体性与民主的不可能性
四、西方政治中的合理性原则及其启示
(一)西方政治中的合理性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与西方政治制度
(三)价值合理性的缺失及其影响
(四)合理性原则的借鉴和批判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和谐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从人的存在方式看马克思主义和谐观
(一)生产劳动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
(二)自然对象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存在论基础
(三)社会性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
(四)人的存在的历史性与和谐辩证法
二、人与自然和谐的感性基础
(一)人与自然对立的哲学诊断及其局限
(二)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看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感性根源
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环境观
(一)从抽象环境观到实践环境观
(二)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环境革命
四、民主政治的伦理基础与社会主义民主
(一)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伦理政治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伦理基础
(三)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伦理作用
五、从人的二重性存在看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和个体的统一性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社会与个体的分离导致荣辱观的颠倒
(四)重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途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