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羲都有哪些功绩
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是我们汉字的萌芽;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礼制,改变了原始群婚生活,使氏族之间转化为较先进的偶婚;传授人们种植谷物和人工饲养桑蚕;教会人们如何驯养家畜,如何烹饪肉食;与女娲合婚并且统领了其他氏族;与女娲一起发明了琴瑟,使人们拥有了美妙的音乐;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人类逐步脱离采集自然物的生活而进入渔猎时代。他开创的渔猎文化、龙文化、婚嫁文化和易卦文化被专家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
显然,这些功绩是如此的辉煌,不可能是伏羲一个人所创造的。他只是在前人的成就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如果说燧人氏时代是为伏羲文明奠定基础的时代,那么伏羲时代则为我们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伏羲不但很好地继承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及科学成就,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明与创新,他是上古文明的集大成者。伏羲文化开创了我国文明的先河。
第二节神农、黄帝对《易经》发展的贡献
神农和黄帝都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不仅开创了人类播种五谷的农业文明,而且舍身为人们尝尽百草。他创造的农业文明和他传下的《易经》文化水乳交融,不可分割。黄帝在《易经》的文化发展史上,也是承前启后的杰出人物。他统一历法,将八卦理论应用到战略上,对《易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神农对八卦发展的影响
神农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古代文献记载:“炎帝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春官为大火(心宿二),夏官为鹑火(萤惑),秋官为西火(参嘴),冬官为北火(辰),中官为中火(太一极星),是为五正。有连山建木之典,有扶莱之乐,有丰年之咏,以荐厘莱。谢上天之赐,承伏羲建天竿,移于平旷塬坝,名柱。置危屋(高屋)华盖,卦坛设环,勾股历算,日中为市,交易而退。至烈山氏畲耕,植禾植谷,植粟稷而有农正。”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神农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们经常用诗歌与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人们在平原地区建筑较高大的房子;在“日中”的时候可以到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以换取自己的所需。其“谢上天之赐,承伏羲建天竿,移于平旷塬坝,名柱”,则说明神农时代所使用的历法来自于伏羲。神农的历法来自于第十九代纯血缘伏羲和第七十三代大伏羲所创的上元太初历,不过神农对此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将测日的圭表移到了平原上,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更准确的命名,并与农时紧密结合起来,等等。神农时代的历法、节气理论、谷物种植方法等,其实伏羲时代就有了,不过神农使其更完善,使谷物种植更科学合理,使历法与节气理论更适于农耕,所以后世的人们把神农列为“农皇”,并将许多有关农业的发明归功于他。
二、黄帝及《黄帝内经》对《易经》的作用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缔造者,五帝之首,也有人把他列为三皇之一,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不但统一了文字,还统一了历法。黄帝命大挠作《调历》,并且命伶伦造律吕,隶首作勾股记数。勾股计数就是在不同时节测日的尺寸,可以更准确地知道节气的到来,好安排农事;律吕也是为节气服务的,据说就是埋在阴山中的十二根长度不同的竹管,每个管子里面装满芦灰后插在地里,地面上的竹管高度一致,地下面则深浅不一。于是到了一个节气,就会有一根竹管里的芦灰喷出来,并发出一种声音,十二根竹管由于长度不同,所以声音也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律吕调阳”,可以准确地得知节气的变化;黄帝的土星轩辕六十龟甲历(即调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采用了甲子纪年法,也就是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结合,以它们最小公倍数作为一元,即所谓的六十甲子。甲子纪年确实对后世的贡献不小,因为我国从汉朝一直到清朝,都是以甲子纪年的,从未发生过年代混乱的现象。
黄帝与蚩尤之战,已经把八卦理论应用到了战略上。传说中的蚩尤与黄帝的涿鹿之战,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统一了中原地区。蚩尤当时是一个极其发达的母系氏族,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蚩尤部落已经有了冶金业。《龙鱼河图》中说:“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威震天下,诛杀无道。”后人考证认为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不过是一种作战时的盔甲。《太白阳金》中说:“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而黄帝成为众氏族盟主后所制的兵器仍然不过是“以玉(坚石)作兵器”,那么黄帝怎么能打败蚩尤呢?史书记载黄帝“九战九败”,确实是很难打败蚩尤的。传说是九天玄女和西王母帮了黄帝一把,传授了天书,于是屡战屡败的黄帝制造了指南车才打败蚩尤。据说这部天书除了记载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调兵遣将的兵法。于是,黄帝命他的宰相风后把天书演绎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后来经过周朝姜太公、汉代黄石老人,再传给张良,张良把它精简之后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虽然很多人认为奇门遁甲术并非是黄帝所发明的,但《奇门遁甲》为古代兵家所用却是史实,并且黄帝及其手下大臣精通八卦、阴阳、五行等方面的理论,将这种理论应用到战术中也是极有可能的。
在上古时期,历法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道”,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学说,天文星象、地理风水、占卜问卦、种田插秧、行军布阵、治国安邦、中医针灸、行禁破邪、内炼金丹、外家炉火等,皆以历法为基础,不懂历法根本无法学习和应用这些学问,只有通晓历法,才能掌握天地宇宙的规律,才能成为众氏族拥护的首领。所以说黄帝在与蚩尤的战争中应用了八卦甲子理论,是可信的。相传黄帝所作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是天人养生之道,而《易经》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源泉。后人一谈到《易经》便会与黄帝联系起来,主要是因为后人认为是黄帝发明了奇门遁甲术;其次便是认为他将八卦、五行、阴阳等原理发展到了医学领域,写了一本《黄帝内经》。可是通过目前的考证,《黄帝内经》并非上古医书,而是成形于战国、成书于汉代,是后人托名黄帝之作。
《黄帝内经》因为包含有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且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所以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又由于其养生方面的知识为道教的修炼成仙提供了基础理论,所以它也成为了道教的重要典籍,黄帝也因此在道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