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修律大臣沈家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904943
  • 作      者:
    沈小兰,蔡小雪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蔡小雪,男,1954年2月出生,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高级法官、审判长。1979年9月考入安徽大学法律系,1983年7月大学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7年6月在铁路运输高级法院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1987年6月至今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行政审判庭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第三合议庭审判长。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行政诉讼重要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专著有:《行政审判中的合法性审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运用》。合著有:《具体行政行为释论及合法性审查100例》、《国家赔偿法释义与讲座》、《中国行政诉讼法教程》、《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培训教材(实务卷·行政审判篇)》。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和《人民法院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100篇。沈小兰,女,1952年6月12日生,编审。祖籍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1968年9月毕业于合肥一中(初中部),同年11月下放至安徽省长丰县邵集公社双郢生产队。1969年秋,因父母相继去世,随兄沈冰转至陕西省甘泉县王坪公社大庄河生产队,之后担任民小教员。1974年,调入甘泉县委宣传部通讯组。1976年,被选派到延安大学政教系学习。1978年9月调入安徽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1980年改建为安徽文艺出版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著述有:《所思所闻》、《钱钟书与读书》、《书香岁月一杨绛》。
展开
内容介绍
    沈家本是晚清爱国忠君并具有改良维新思想的新官僚,也是博古通今,连贯中西的法学大师。他对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法学的繁荣和法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功绩。《修律大臣沈家本》以文笔生动、自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历史场景的描述形象、准确,使读者身临其境,也能够使读者从传主的人生经历中体会执著的法治理念和现代理念,有助于推动现在和今后的中国法制建设。
展开
精彩书摘
    孔子日:五十知大命。1893年,清廷刑部司员沈家本,已经迈过了知天命的门槛。整整53岁了。53岁,即使对一个男人来说,也已近黄昏。脸上,心上,都堆积着岁月的枝蔓。如他自己颌下那一把黑白掺杂的长长胡须。沈家本是不得志的。20岁进刑部。已经整整过去了33年,他还是一介司员。虽然,--他的文案在刑部的司员中是出了名的简洁,一语中的,文采斐然。有一次,刑部尚书潘祖荫审阅一篇文稿,目光久久地徘徊在文稿的落款上。他不相信这篇文稿是文稿上落款的这位司员写的,便传那位司员过来,沉着脸问:“说吧,谁为你代笔的?”那位司员吭哧了一会,脸红了,说出了他的名字:沈家本。潘祖荫叹道:“吾固知非沈君不办此也。”他常常为同僚们代笔。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不是秘密的秘密。潘祖荫很赏识他,同僚们也深知他的本事,有人这样赞扬他:以律鸣于时又自是始。然而,他始终不过是一介小小的司员。官位卑微。臣门如市,臣心如水?不过,那时已过天命的沈家本,还不能——心如止水。和很多官场上的男人们一样,他还企盼着自己能够出山,往大了说是为国家做些事,往小了说是为自己的家族挣些荣光。他的家族,父亲沈丙莹,祖父沈镜源,曾祖父沈国治t高祖沈逢龄,乃至六世祖,七世祖,都曾将大把的青春岁月,抛洒在科举考场上。说来,他也算是一个知书达理人家的后代。在他的那个时代,还右他祖先的时代,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人生的荣耀。而他,43岁才考取进士。之后十年,并没有得到升迁。始终不过是刑部一介小小的司员。就这样了此一生?沈家本心有不甘。他把他的落寞和失意,点点滴滴,和着墨,融进他的诗中。在诗中,他这样叹息自己:磨驴陈迹踏年年。很形象,也很辛酸。像大多文人一样,他喜欢写诗,用诗抒发自己,也是排解自己。也只有在诗文中,他才能随意表达心中的苦痛,驰骋于天地之间。而在同僚面前,他却很收敛,十分低调。从不张扬,也不会轻易吐露自己内心的苦痛。在同僚们的眼中,沈家本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八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片片白云,缓缓飘移。风已经有些凉意了,卷着枯黄的落叶,游走在宽阔的马路上。但却是和缓的,不像春日里,裹挟着漫天的黄尘,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像是沙漠波浪般涌进京城。街头的水果摊上,已经堆上了红而饱满的大枣,黄澄澄的鸭梨,还有京白梨,沙果,果香随风飘荡,摇曳着秋天丰收的气息。但此时,也正是刑部官员最忙碌的日子,因为秋审。全国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案子,都要在这一季处理,千头万绪。虽然,沈家本不过是刑部一介小小的司员,却也忙。并且,他病了。八月的上半月,每天从衙门回来到家里,他就一直闭着眼睛,虚弱地躺在床上,没有气力。因为风寒,大咳不止。心情亦如秋风,带着些许悲凉,在心头徘徊不去。直至将近月尾,他的病才稍好,但尚未痊愈。八月十九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他就醒了。抬眼看去,窗纸还暗着,只有微微的亮光。他是个觉很少的人,常常在夜里思来想去。那些悲凉的诗,有很多就是在深夜吟哦而来。早起,也是他的习惯。正准备套车去衙门,有人急急敲门。门环的碰撞在清晨的静谧中。显得格外响亮。谁?这么早?何事?家人开了门,他很吃惊,没有料到来者竟是杨苏拉。苏拉也算是个官称吧,是指内廷机构中担任勤务的人员,军机处、内务府都有苏拉。杨苏拉找他有何事?清晨的秋风中,杨苏拉的额头沁出亮晶晶的汗珠,是因为走得急?杨苏拉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满含笑意。进门便恭喜。虽然,此时的沈家本已久经风霜,处惊不变。但面对杨苏拉的满面笑容,他还是露出了些许惊讶。杨苏拉送给他的喜讯是:奉旨简放天津知府。他看着杨苏拉,眼睛里露出疑问:真的吗?他似信非信,仿佛做梦一般。清晨的白日梦。在此之前,他没有得到过任何信息。他的妻子和四个儿子也围拢过来,他们也是将信将疑。他已经年过半百啦,还真的能够得到外放的机会?外放意味着升迁。京官一旦外放,无论品级与俸禄,都会大有改观。喜从天降?他没有想到,家人更没有想到。一家人的快乐也像是在梦中。太阳升起,庭院里铺满灿烂的阳光。秋天的太阳,温和而又温暖。他的心却像沉浸在春天里的阳光中,勃勃跃动。而且,还有些激动。虽然,他已经迈过知天命的门槛。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和他的家人还是对杨苏拉送来的喜讯将信将疑。一家人围坐在厅堂里,窃窃猜测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毕竟,他已经老矣。将近晌午时分,与他同年考上进士的官员李玉坡派人送信来了,恭喜他升迁天津知府。全家人这才都松了口气,这喜讯,确切无疑。和他平目的温和内敛不同,这一次,他显得有些冲动,有些迫不及待,立刻动身回访李玉坡。在李玉坡家敞亮的厅堂里,方得知他的升迁,是因为另一个人的不幸:津守邹岱东因病出缺,遂有是命。这是他的机会,也是他的运气。沈家本的命运,就这样,因另一个人的病痛,转了一个弯。
    ……
展开
目录
1.夕阳无限好
2.梦中随尔过潇湘
3.不跋风尘,安得尝之
4.兵与贼
5.无望的等待
6.独自北上
7.金榜题名
8.从此,怀人万里只有梦迢迢
9.教案与冤案
10.赵舒翘与王树汶
11.花开花落又一年
12.拐点
13.新官上任
14.为逝者申冤
15.战争风云
16.教案:风波乍起
17.还是教案:窝里争斗
18.如此政令,可发一叹
19.两位旗人上司
20.乱世中的升迁
21.耻辱的莫可如何
22.不堪说与晋人听
23.望断残阳
24.诀别与嘱托
25.重整刑部旧河山
26.另一扇窗
27.岂容一人之喜怒而破坏法
28.修律,扬帆启程
29.叫板上海会审公堂
30.一石击起千层浪
31.仕途的变迁
32.政坛新星戴鸿慈
33.学政大臣张仁黼
34.审判的权限
35.芥蒂
36.先声夺人与后发制人
37.龙颜大怒喝令换位
38.修订法律馆谁主沉浮
39.尘埃落定
40.人才济济一堂
41.引火烧身
42.触犯王公疆臣
43.张之洞拍案而起
44.宣战
45.简短的反驳
46.支持者的跟帖
47.黑马的闯入
48.赫善心的炮弹
49.议场发飙
50.资政院里两派风波
51.韧叟的坚持
52.兴师问罪
53.退出官场从容思考
54.设律博士议
55.革命与三鞠躬
56.章太炎的提议
57.年轻的俊杰们
58.馨香祝之
59.晴窗理旧稿
60.雪夜忆往昔
61.参酌中外,择善而从
62.絮语说沧桑
63.遗愿——汉服便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