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曾历经沧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3051166
  • 作      者:
    邢小群著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的故事,诉说着20世纪中国的心事
     ★ 受访人:灰娃 何方 贺延光 李大同 杨乐
作者简介
     邢小群,知名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口述历史的工作。著有《才子郭沫若》、《丁玲与文学研究所的兴衰》、《往事回声》、《凝望夕阳》等。
内容介绍
     《我们曾历经沧桑》是一部口述实录,五位受访者亲历的岁月衔接起来,大体就是过去一百年中国人挣扎与奋斗的历史。
     灰娃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她颠沛流离的人生旅途,包括淳朴的农村习俗,灿烂的民间文化,摩登的延安日常生活,以及画家张仃不羁的个性和坎坷的艺术生涯。
     中共党史与国际问题专家何方是一位“老革命”,主要介绍了他在延安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对那块“革命圣地”有真切的认识。
     贺延光诉说了他参与“四五运动”、遭遇牢狱之灾到冤案平反,到成为著名新闻摄影记者的曲折历程,我们分明感受到浓烈的历史气息,跟随他一起,为粉碎“四人帮”而癫狂得上牙打着下牙。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创刊编辑李大同回顾了他在动荡年月“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经历,以及他在内蒙古草原艰苦而充满挑战与乐趣的知青生活。
     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杨乐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国内数学界的状况,从中可以管窥一代学人的生活与工作。
精彩书摘
     何方:从西安到延安
     一次我在文化沟就看到,毛泽东见何思敬走过来,赶忙上去打招呼。而何思敬却只点点头就擦肩而过了。后来他给我们上课,才发现此公确实有点傲慢。例如有同学问他哲学参考书是否应该读《大众哲学》。他回答说,那天上厕所时翻了一下,接着连说了三个“看不懂”,因此建议大家看参考书还是看马列原著。你看,对《大众哲学》多么不屑!还有一次也是我亲眼看到,陈云进延安城北门被站岗的挡住,问他是哪部分的,为什么不系风纪扣。陈云规规矩矩地扣上风纪扣才让进去。
     贺延光:从兵团到北京
     释放前的头一个礼拜,我被通知,准备要释放了。在此之前,已经释放了一批人。释放前把人集中起来,先办了几天学习班。就为传达一个意思:以前抓你是对的,现在放你也是对的。根据毛主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把你们放出去,希望你们要吸取教训,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你们不是没有问题,你贺延光,对毛主席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再说,“四人帮”当时都是中央领导,你们反他们,矛头还不是指向了党中央?同时,一再警告我们:监狱里的事,出去后不许说。如果谁不老实,就把谁再抓回来。上一批放的谁谁谁,就是因为在外面胡说八道,这不又抓回来了吗。另外呢,审讯你们的全部材料,会当着你的面全部烧掉。这实际上是烧掉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我估计从我家抄走的胶卷也都烧了。
     ……
目录
灰娃:传奇与美丽
记忆深处,那个遥远的家
傻乎乎的童年
心里的文化依然灿烂
十二岁去了延安
在儿童艺术学园
作家俱乐部
摩登的延安
我们到了新四旅
离开延安
第一个丈夫
我的部队我的首长
解决了组织问题
部队救了我的命
去武汉
我的大学
我有了轻度精神病症
第二个丈夫
我的儿子
精神分裂
写起诗来
老伴张仃
“我以为你是东北的大汉”
新的使命
艺术生涯的百转千回
张仃的焦墨画
让壁画艺术再度辉煌
晚年我与张仃
何方:从西安到延安
改名换姓
我的家庭
并不幸福的童年
偶然上学
走向革命
奔赴延安
延安生活面面观
贺延光:从兵团到北京
我的童年
我在“文化大革命”中
去了建设兵团
我在“四五运动”中
妈妈说,你要往开里想
我的监狱生活
“胜利啦!”
我被释放
当上了团中央委员
离开机关到报社
“小平您好”
李大同:我的内蒙古岁月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少年时代
我在“文化大革命”中
上山下乡
和牧民在一起的生活
我成了分场的当家人
赛马的胜利
生活的转折
草原文化再品味
杨乐:“科学春天”点滴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数学研究
与国际接轨
职称评定与学部委员的评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