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由于具有很强的“扩张性”,“侵略”到了许多其他社 会科学的传统领地,因而被戏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其始作 俑者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加里·斯坦利·贝克 尔(Gary Stanley Becker)。他将微观经济分析的对象延伸到几 乎所有的人类行为,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因此获得了 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几经反复确立微观经济学研究方向 “经济学帝国主义”是对“帝国主义”的借喻,但并不是说经 济学凌驾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其他社会科学之上,而是指 经济学被广泛运用到对非经济现象的分析中,给人们以新的启 示,使学科有新的发展。这个词是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赞扬贝克尔时首先提出来的。因为正 是从1957年在《歧视经济学》中首次将经济学运用于分析种族 歧视以来,贝克尔发动了一场把经济学应用到家庭、犯罪、婚 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贝克尔革命”,并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影响。贝克尔于1930年12月2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 波茨维尔。贝克尔在四五岁时,随全家来到了纽约布鲁克林 区,并在那里接受了初、高中教育。贝克尔的父母亲读书不多,他们共生育了4个子女。他的父亲由于是一个生意人,对政治 与金融新闻很关心。贝克尔在父亲失明后,代替姐姐承担了朗 读股市行情和其他金融发展报告的任务,这使他比较早地接触 到了经济学。但他更喜欢的是数学,希望把数学运用于社会问 题的研究。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后,贝克尔仍然专注于数学的学 习,这为以后他研究数理经济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在偶 然听了一节经济学课后,他被经济学中数理应用的严谨深深吸 引,在接下来的几个暑假中,他阅读了好几本经济学书籍。但 到大三时,贝克尔又对经济学失去了兴趣,认为它看起来不能 解决那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于是他准备转向社会学,只不过在 发现这门学科太难后就马上放弃了,并继续学习经济学。为了尽快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贝克尔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拿 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51年,他又来到芝加 哥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在第一次听到米尔顿·弗里德 曼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并同他建立联系之后,贝克尔最终确立了 自己的研究方向。1953年和1955年贝克尔又分别获得了芝加 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读研究生的第三年,贝克尔成了芝加哥大学的助理教 授。1957年,贝克尔的博士论文《歧视经济学》出版,但大部分 经济学家都以种族歧视不属于经济学为由,并不认同这篇其实 富有首创性的重要经济学论著。为此,他从芝加哥大学“逃离”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并在30岁时获得该校教授职位。1970年,他又返回芝加哥大学,此后再也没有离开。1954年,贝克尔第一次结婚,随后生育了两个女儿。1980 年,在第一任妻子去世10年后,他又迎娶了已有两个儿子的吉 蒂·娜夏特。娜夏特是一位研究中东史的历史学家,对女性在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有研究。他们俩人可谓志同道 合,还共同出版了《生活的经济学》这部著作。早在20世纪70年代,贝克尔就已经是美国著名的新自由 主义经济学家。作为芝加哥学派的重要成员,他的学术思想与 同时代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刘易斯、舒尔茨和斯蒂格勒等 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主张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 干预经济。与其同行不同点在于,他更多地使用理性选择模型 研究非经济行为,大大开拓了经济理论的应用范围,从而获得 了“理论创新者”的美名。贝克尔是一位勤奋多产的经济学家。他先后发表和出版 了《差别待遇经济学》、《生育率的经济分析》、《非理性行为和经 济理论》、《人力资本》、《时间配置论》、《歧视经济学》、《人类行 为的经济学分析》、《家庭论》等论文和著作。他的研究成果得 到了学术界的认同,因而曾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他 还获得了1967年的克拉克奖,2007年获得了美国总统自由 勋章。P15-18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