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封地的以封地为姓氏。如秦,出于赢姓。伯益是皋陶之子,赢姓的始祖,后代有大名鼎鼎的秦始皇赢政,但实际上秦国的开国祖先是赢非子。赢非子擅育良马,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马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无马不成行,无马不成军,马在经济、交通、国防上作用十分重大,所以才会引起周王的重视。周孝王因为他养马有功,就封非子于秦谷,为附庸国,准许在秦地建邑,号称赢秦。秦由此正式成为周朝在西域的封国,开始了秦族走向强盛的历史。秦灭亡之后,其子孙便以“秦”为姓氏。鲁,出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建鲁国,伯禽的子孙以国名为姓。自周代实施分封制以后,各受封于天子的诸侯国可在自己的封地内对公族卿大夫及有功之士赏赐大小不等的封地,俗称“封邑”,故作为受封者的食采之地,封邑亦称“食邑”、“采邑”。柳姓,鲁孝公有个后裔叫展商。展商的封邑为柳下,他死后号为惠,就是柳下惠,其后代取封地“柳下”的第一个字为姓氏。
没有封地的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商代名相傅说,因居住在傅这个地方,所以称为傅氏。再如东郭,出于姜姓。“郭”为古人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郭”为外城的东墙附近。齐桓公的后裔中有住在临淄城东一带的.被称为东郭大夫,后人便以东郭为姓氏。
以当地名山大川为氏。如鲜卑族人居贺兰山的南边,后人称贺兰氏。再如伏羲氏有一支后裔,迁徙到川东巴水上游,子孙留居此地,称为“巴氏”。
以任所为姓氏。因为在某地担任官职,后代就以其任所为姓氏的,这在春秋战国时较为盛行,是以封邑为氏的一种变相衍生。兰姓的一支就是这么来的。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亹,因为做了兰县的县尹,其后代子孙就以“兰”为姓氏。权氏、沈氏、鄢氏,鲁国之匡氏等,均因其祖上曾分别担任兰县、权县、沈县、鄢县及匡县县尹而得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