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结构助词有te55、ne33(1e33)、mct44、kua44。tE55为宾语助词,用在宾语的后面,其次用在物主代词之后;ne33(或le33)做主语的标志、补语的标志、使用工具的标志;ma44用在动词后边带出状语,用在名词、数量词后边,起重指和联系作用,用在形容词后边,做名词的定语;kua“用在名词、指示代词或疑问代词后边,表示处所和时间。
第六,主语在句子的前头,谓语在后;带宾语的句子,宾语在前,谓语在后。名词或代词做定语,在中心语的前面。形容词做定语,在中心语之后。状语在中心语的前边。
二、文字
傈僳族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前,在傈僳族居住的不同地区,曾分别创造使用过不同类型的三种文字,即老傈僳文、“格框式”拼音文字、傈僳族音节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傈僳族人民又创造使用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人们称这种文字为“新傈僳文”。下面分别简要介绍这四种文字。
(一)老傈僳文
老傈僳文是一种以印刷体大写的拉丁字母为基础,将拉丁字母的形状加以改变而组成的拼音文字。这种文字原称“傈僳文”(Li44su44tho31yun31),即圣经文字或上帝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与新创制的“新傈僳文”相区别,人们将这种文字称为“老傈僳文”。
关于老傈僳文的创制过程有几种说法,其中多数研究者认为:1908~1914年,缅甸克伦族基督教传教士巴托在傈僳族教徒的帮助下,创制了老傈僳文,后来英国传教士傅雷塞(J.O.Fraser)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文字。这种文字共有40个字母,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10个元音字母、6个声调符号、4个标点符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