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傣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7049265
  • 作      者:
    何少林,白云编著
  • 出 版 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傣族》充分展示傣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傣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傣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傣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积极推动傣族走向未来的团结进步,着力加强傣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沟通。记述准确,笔墨生动,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是一本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傣族》全面介绍了傣族的政治历史、经济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天文历法、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传承等。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傣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既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又全面地介绍傣族的概况、社会文化、族际交往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四)情歌
  情歌,在傣族歌谣中占有比较重的部分,西双版纳傣语称“喊散”,德宏傣语称“喊秀”。在傣文没有产生以前,主要由歌手(傣语称章哈、摩喊、召喊)创作和口头传唱。傣文产生以后,学唱和传播就更加自如、更加广泛了。各地的情歌调子都不一样,比如德宏傣族就有芒市调、遮放调、瑞丽调、盈江调、陇川调等之别,唯有爱情的内容没有区分。情歌歌词的特点是以花开头,如缅桂花、粉团花、茉莉花、荷花、素琴花之类,其次还有月亮、星星、云朵、微风之类。情歌亦即山歌,除了在规律性的基本范围内大家需要遵循和掌握外,歌者也可自由发挥,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想如何表达就如何表达。只有一个规矩是不可逾越的,那就是不允许在家里、在佛寺里及祭祀活动场所唱情歌。
  在漫长的岁月里,智慧的傣族歌手们,年轻的傣族男女们,为了求得爱情、获得伴侣,在串寨的时候创作产生了色彩缤纷的傣族情歌。如:
  《赞花情歌》是种类繁多的傣族情歌中较为普遍的一类,主要特点是借赞美自然界的鲜花来表达爱情。唱道:“缅桂花缀满枝头,散发出迷人的清香,水中的鱼儿看见了,忘了在绿波里游荡,空中的飞鸟看见了,忘了在蓝天下飞翔。”“美丽的染饭花啊,你比阳光更灿烂,能把米饭染得更清香,使人们的日子更香甜。”赞扬花的美,一般是比喻姑娘的容貌秀丽动人;赞扬花的功能,如上述的“能把米饭染得更清香,使人们的日子更香甜”等诗句,一般是隐喻姑娘的心灵美和品德高尚。这种比喻,对方很易于领会,不必再用多余语言表达。此类情歌,大都在初恋时唱。但唱此类情歌,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更主要的是要有广泛的植物知识和地理常识,要懂得各种花卉的不同色彩,不同的生长地点,不同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姿态,不同的功能,等等。如果把红色的花说成是白色的花,把只能在庭院里栽培的花说成是盛开在森林里的花,把只能在夏天开的花说成是冬天开的花,等等,便要受到对方的嘲笑,便会被视为没有知识的人,因而便达不到求爱的目的。为此,初恋时想唱此类情歌的青年,都要事先向长辈或有关人士学习花卉知识,不然会在情人面前闹出笑话。
  《凤凰情诗》是傣族爱情诗中的一种独特的门类名称。据传,此类情诗,产生于古代,并有一个优美的故事:有位青年要告别未婚妻去远方寻找幸福,临别时未婚妻送给他一只凤凰,作为两人传递消息的使者。青年离开家后,每月撕下一片野芭蕉叶,在上面写下对未婚妻的思念与爱慕,请凤凰带回家交给未婚妻;未婚妻也每月写一篇情诗请凤凰带给青年人。后来因时间太久,两人因长相思而死去,但至死仍忠于自己的爱情,而凤凰仍继续为他俩的灵魂传递着恩爱。从此,傣族青年男女便把凤凰视为传递爱情的使者,《凤凰情诗》即由此产生。作为一种群众喜爱的艺术门类,《凤凰情诗》对历代傣族青年具有较大影响,热恋中的男女,大都要互相赠送一首甚至数首《凤凰情诗》,以表达自己的爱情。若不识傣文,不会写,可请人代写,于是又产生了一批专为男女青年写《凤凰情诗》的半职业歌手,使这一门类的艺术创作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凤凰情诗》的数量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互相传抄的),但有一个其共同的特点:诗的封面或第一页的右上角,要绘上一对正在热恋亲吻的凤凰,以作标志;以凤凰为爱情的象征,在语气上,要请凤凰传达自己的爱慕或思念。
  《蒙面情歌》为元江傣族姑娘、小伙表达爱情的传统对歌方式,大多在“赶花街”时唱,也会在生产劳作中唱。唱时男唱一段,女唱一段。因演唱时男女均需用花毛巾蒙面而歌,故得名。蒙面情歌在傣族中已流传了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歌,格调简单,深沉哀怨,如泣如诉,歌词内容多为探情心、表情怀,以物寓情或以情寓物,情景交融,词句优美,对仗押韵,含意深刻。有一首歌这样唱道:“青青的竹笋啊,你为什么这样迷人?在宽宽的坝子里啊,我就喜欢你一个人!我俩的情意呀,就像捆在房头草排上的那根篾子,如果有十人百人来拆这幢竹楼啊,请你牢牢记住,不要告诉任何人篾子的头藏在哪里,连篾子的疙瘩也不能让他们瞧见。只有我和你才知道这个秘密,篾子的头和疙瘩埋在深深的草排里。”比喻,是傣族情歌里的一大特点,应用得十分贴切、巧妙且形象,让人回味不尽。
  《鹦鹉情诗》是傣族男女书信往来的一种独特的情书。傣语称鹦鹉为“秀”,正好与傣语称情歌为“喊秀”相同,故发生了借鹦鹉传情、传送情书的特殊形式。有一篇情书(译者把它译为《绿叶情诗》)是勐卯(今瑞丽)土司罕盖法于1925年秋写给勐唤(今芒市)土司小姐的一封情书。他在情书中这样直言“爱情比天上最远的星还高多少层,爱情比地球要宽大得不知多少倍!”“你若像喷香的檀香花一样,被人紧紧地用篾笆围困在中央,我也将不顾我生命的一切,举刀砍尽钢柱铁刺飞到你身旁。”“我对你的爱稳如勐秀山,无论狂风吹刮永不摇晃。”“鹦鹉啊鹦鹉,请你带去我无限的爱,请你带回她纯真的情!”另一首《白莲之歌》,也是鹦鹉情诗中的一部分,它抒发了傣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也表达人们对封建婚姻的不满和对自由恋爱的追求。歌中唱道:“白莲花啊金莲花,哥哥变作鹭鸶来看花。”“假若你此时在前方出现,哪怕脚下有刺我也要追赶。”“我常在田埂寻觅你的足迹,我常在风口听你的歌声;草坪上没有撒下你的香气,花瓣上没有留下你的手印。”“多情的姑娘啊不要把我折磨,快来到我的身边弹琴对歌。”“我买不起嵌着宝石的耳环,镀金的银手镯也没有一双。”“我的财产就是勤劳和勇敢,我的骄傲就是真诚和坦荡!”“如果父母的包办是不能改变的,那自由恋爱该到哪里找寻?如果贫富人家难结姻缘,那向往的幸福将是多么遥远!人间善良啊宽厚的大地,你给子孙的同情在哪里?”一个渴望真情的小伙子,用他委婉的歌声倾诉了深深的爱恋,倾诉着他的坦荡和愤懑。
  《失恋情歌》是傣族情歌中一种特别名称。一般来说只有求爱情歌,没有失恋情歌。但傣族地区确实有“失恋更见真情”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大量失恋情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种类。对“失恋”的含义,傣族有具体的确切解释,系指男女双方自由相爱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某种原因,其中一方抛弃了爱情,而另一方却仍然珍惜着爱情,这仍然珍惜着爱情的一方,便是失恋者。失恋者为了表达心情,在适当的时候,给对方唱的歌,便称为失恋情歌。“情思”型的失恋情歌与“情别”型的失恋情歌的区别是:不是在送别对方的途中唱,而是在对方不在场的时间或地点唱,一般采用“借梦思情”或“借物思情”两种表现形式。《失落的玉石》这首歌,就是诉说了一个傣族男青年失去恋人的痛苦之情,听后令人忧伤和惋惜。歌中唱道:“心上人呀,是不是因为我家贫寒,你才如此另眼看待?难道你是天上的星星,我是地上的萤火虫,不配结合在一起?”“我用牛一样的力气来开田,用汗水来酿造生活的蜜……难道你还不称心如意?有人为失去金子而苦恼,我为失去爱人而哀伤叹气。”“望望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他们永远结伴互不嫌弃,眼睛对着眼睛,嘴巴对着嘴巴,好比我俩亲密的往日……”“谁爱谁也已过去,谁恨谁也是过去!假如我再找着真心实意的姑娘,我要把她当做一根麻绳紧紧勒在腰间,什么人都别想再解去;我要把她当做一根衣针深深别在包头里,什么人都别想再找着她的踪迹。”情感真挚,思恋深沉。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傣族概况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生态资源
第三节 语言文字
第四节 民族教育

第二章 傣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
第二节 饮食
第三节 服饰
第四节 居住
第五节 交通

第三章 傣族的精神文化
第一节 科技
第二节 民间医药卫生
第三节 民间文学
第四节 民间工艺
第五节 民间体育
第六节 民问歌舞艺术
第七节 民间造型艺术

第四章 傣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社会组织
第二节 家庭礼仪
第三节 交往礼仪
第四节 亲属称谓
第五节 诞生习俗
第六节 取名习俗
第七节 恋爱习俗
第八节 嫁娶习俗
第九节 丧葬习俗
第十节 节庆习俗
第十一节 禁忌

第五章 傣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思想

第六章 傣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 积极促进民族团结
第二节 英勇保卫祖国边疆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贡献

第七章 傣族文化的精神气质
第一节 和谐是傣族精神文化的灵魂
第二节 生态的傣族精神文化

第八章 傣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节 民族文学创作
第三节 民族社团活动
第四节 文化价值及传承与发展

第九章 欣欣向荣的傣族经济
第一节 绿色经济
第二节 传承傣族文化发展旅游经济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经济
第四节 “山坝结合”和谐发展的经济

第十章 傣族的旅游文化
第一节 文物古迹
第二节 风景名胜

第十一章 傣族知名文化人物
第一节 知名文化人士
第二节 知名民间戏剧家
第三节 著名民间孔雀舞大师
第四节 著名葫芦丝演奏家
第五节 知名宗教界人士

第十二章 典籍论著
第一节 哲学宗教著作
第二节 历史著作
第三节 文学著作
第四节 文化艺术著作
第五节 语言文字著作
第六节 医药著作
第七节 法律法规著作
第八节 天文历法著作
附录
一 傣族历史大事记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