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围追:国民党军围堵红军长征揭秘:图文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431067
  • 作      者:
    李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涛,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上校军衔。1970年生于山东济南,1993年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现为西安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研究生。三次荣立三等功。从事军事科研工作近二十年来,先后参加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增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二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和简明版的编纂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荣誉奖1项,全军军事科研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2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多年来笔耕不辍,独立完成了6部、参与撰写了10多部,共计320余万字的军事著作,主要有:《世纪的步伐—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录》、《中国人民解放军通鉴》、《未来军事家—国际军事组织》、《中国近代军系丛书—奉军》、《军事辞海》、《部队基层官兵素质丛书—军人心理素质百题》、《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概论》、《台湾军事要典》、《国民党将领看长征》、《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峥嵘岁月—毛泽东与巾帼英豪》、《猛虎泰山英雄气——军人心理服务问题探析》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围追:国民党军围堵红军长征揭秘(图文版)》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纪实的手法和翔实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国民党中央军、粤军、桂军、湘军、黔军、川军、滇军、川康军等八支“追剿”大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的经历,披露了长征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再现了国民党军上至蒋介石下至地方军阀民团武装间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各保实力的军事行动,揭开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谜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机动穷追”两万里——国民党中央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蒋委员长喜出望外,“消灭共匪的时机已到”
    1934年9月是蒋介石剿共以来最为轻松的一个月。
    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史事日志》记载:“7月25日,前红军湘鄂赣军区总指挥第十六军军长孔荷宠向驻泰和之剿匪军第七纵队周浑元投诚。
    8月7日,红六军团九千七百余人,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下,从江西遂川之横石、新江口地区出发,开始突围西征。
    蒋介石迅速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他得意扬扬地对部属说:“湘赣边红六军团是在西路军围攻下站不住脚才不得已西移的。孔荷宠投降是红军瓦解的先声。”
    他认定江西中央苏区的红军已是穷途末路了。
    9月2日,蒋介石踌躇满志地严令各路将领,于12月中旬召开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前,肃清江西红军。
    9月4日,蒋介石电西路军总司令何键:从速绵密构成碉堡线,坚密守备,以防红军向西突围。
    这一时期,蒋介石周围可谓捷报频传。
    9月11日,北路军薛岳部之第九十、第九十二、第九十三、第五十九师,以堡垒推进之法,向兴国和古龙岗地区发动进攻。
    9月中旬,北路军樊崧甫部,从广昌驿前南下攻占小松后,向石城发动进攻。
    9月下旬,国民党东路军李延年部第三、九、三十六、八十三师,汤恩伯部第十师和刘和鼎部第八十五师,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会攻松毛岭。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激战数天后撤退至汀州、瑞金。
    中央革命根据地仅存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的狭小地区,形势更加险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机动穷追”两万里
——国民党中央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曾向共产党建议把蒋介石抓起来的“剿共悍将”
●蒋委员长喜出望外,“消灭共匪的时机已到”
●没当上“追剿”军总司令的薛岳负气上任,部署湘江会战
●“湘、桂军不是我们中央军监视压迫他们,一仗也不会打呀”
●面对王家烈的苦苦哀求,最愿与红军打仗的薛岳却按兵不动
●吴奇伟不是项羽,乌江畔倒地大哭……
●“长追将军”有苦难言,“共军拐个弯,我们跑断腿!”
●蒋介石把他的“王牌师”拿了出来
●胡宗南进退维谷,创造了一项新发明:放午炮吃饭
●多年后,薛岳仍恨恨地说:“当年未能灭共是军人之耻事”

第二章 南天王“保境安民”,红军借路西行——国民党粤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骁勇善战的“南天王”
●问计“小诸葛”
●有道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一心要保实力的“南天王”与红军达到借道协议
●陈济棠沉思良久,下令:“敌不向我射击,不许开枪;敌不向我袭来,不准出击”
●蒋介石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娘希匹!陈济棠,你坏了我的大事!”
●延寿之役,李汉魂一手拿着蒋介石的嘉奖令,一手拿着陈济棠的急电训斥:“我军以‘保境安民’为主”

第三章 “送客式的追击,敲梆式的防堵”——国民党湘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打游击出身的“剿共先锋”
●大敌当前,人人都有自己的如意小算盘
●何键把决战地点选在了黄沙河,看似无心实则有意
●自古“无湘不成军”,湘军从来不缺悍将
●湘军也有不怕死的,湘江岸边差点“成全”了委员长的美梦……
●脚山铺,何键的乘龙快婿险些抄了林彪的军团部
●失之东隅,收之桑隅。蒋介石没能在湘江畔完成“剿灭”红军的伟业,却把湘军牢牢控制在手

第四章 “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国民党桂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重赏才能出勇夫
●刘斐一语“牛虽瘠而卧于豚上”,说到了白崇禧的心坎上
●两害相较取其轻。“防共更要防蒋”的白崇禧向红军敞开了湘江大门
●“工事星夜挖去,让红军通过”
●“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白崇禧杀了红军一个回马枪
●清水关,广西兵缴了中央军的枪
●“小诸葛”导演了一出“七千俘虏”的大闹剧

第五章 “双枪将”损兵失地又丢官——国民党黔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红军大举入黔,“双枪将”进退两难
●收拾大西南,蒋介石要拿和他关系最深、但实力最弱的王家烈首先开刀
●教过私塾的王家烈竟忘了中国有句古训:饮鸩止渴
●红军强渡乌江,蒋介石怒惩“猴子蛋”
●王家烈尝到了引狼入室的苦果
●屋漏偏逢连阴雨,“双枪将”再失遵义
●贵阳城,蒋介石嗅到了死亡的味道
●“红军将老蒋一军,老蒋就逼我下台”,损兵失地又丢官的王家烈灰溜溜地逃离了贵州

第六章 “我们不是打仗,而是保家卫国”——国民党川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人称“刘瞎子”,却生有一双火眼金睛
●刘湘的万全之策——“拒‘匪’于川外”
●毛泽东原本打算在土城吃掉“郭猫子”,没料到川军如何难啃
●几年后,郭勋祺感叹道:“如果当时川军被打垮,红军一定向泸州渡江,就不会后来渡金沙江、大渡河,走雪山草地了”
●蒋介石密电刘湘:“朱、毛匪部窜于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
●“请问委员长,看你又如何”
●“剿共”最“积极”的杨森实际是最消极的
●红军大举南下,刘湘急红了眼,大叫:“我们不是打仗,而是保家卫国”
●血战百丈关,川军要与红军拼个鱼死网破

第七章 防蒋胜于防共,云南王“献”地图——国民党滇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自古英雄多磨难,“云南王”曾是金沙江畔的流浪汉
●“云南王”的雄心与野心
●孙渡驰援贵阳“救驾”,蒋介石“龙颜大悦”,连声称赞:“这样的部队才算是真正的军队”
●“云南王”中计
●毛泽东哈哈大笑,“当年刘备入川是张松献的地图;如今我们过云南入川,是龙云‘献’的地图”
●“防蒋胜于防共”,龙云与薛岳演了一出“龙虎斗”
●蒋介石再施拉打术,龙云“白捡”了14万大洋
●虎头山一役,龙云四处吹嘘:“一担桶已经打烂了一只,剩下一只好打了”
●龙云在昆明大唱“空城计”,偏偏贺龙不是司马懿

第八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放”——国民党川康军围追堵截红军长征记
●“川中枭雄”连声哀叹:“共产党找上我这穷光蛋来了”
●红军巧渡金沙江,国民党战史写道:“黔滇地区之追剿作战,于焉结束”
●抹干了眼泪的刘元瑭横下一条心,死守会理城
●刘元璋火烧西昌城,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毛泽东不是石达开,大渡河也挡不住红军
●红军飞夺泸定桥,刘文辉向蒋介石“请罪”,推脱道:“吾军人少于彼,乃不得不撤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