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大喜,因为这说明自己的皇帝身份是由上天认可的。当然,纪处讷的忠诚也同样得到了验证,从此开始了平步青云。
那就只剩下魏元忠老先生了。
当年魏元忠被二张陷害被贬。李显复位后,魏元忠由于声望大,能力强,外加又是太子铁杆跟班(魏元忠曾任检校太子左庶子),被召回京城担任卫尉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又历任兵部尚书、侍中、中书令等职。武曌去世后,李显守孝期间,将大小政务全权交由魏元忠裁决。当时不少人都把重振朝纲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历经三朝、宦海沉浮多次的魏元忠在性格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面对武三思和韦氏等人的行为,他深为官场风气败坏而悲愤忧郁,可也仅仅是悲愤忧郁,并未见到其有具体的行动,更不用说站出来作斗争了。
或许是人到老年,锐气已失,或许是想为子孙后代留条退路,又或许是他深感环境之恶劣,凭一己之力已无力回天。总之,直臣不再直,而是谨慎地过了头。
沉默令他声誉大减。一位叫袁楚客的男子给他写了封信,直指朝廷的十项过失,并斥责他权高位重,却丝毫不能帮助政府改正过失,令大家失望。
据说魏元忠看后很是惭愧,但他接下来的表现却还是继续让袁楚客等有希望的人大为失望。
如果只是这样,或许魏元忠可以在相位上安全地度过晚年,但谨慎如他还是得罪了韦氏和安乐公主。
当时安乐公主提出要做皇太女,李显曾经问过魏元忠的看法。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反问了一句:“如公主做了皇太女,那(她老公)驸马都尉该叫什么?”
李显一想,是啊,太子的老婆叫太子妃,驸马难不成要叫太女公?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不成不成!
可李显你不同意就不同意呗,他还偏偏把魏元忠的话原封不动地搬给安乐公主听。李裹儿一听就火了:“这个老不死的山东倔驴知道什么礼仪?阿母子(当时宫中对武曌的称呼)尚且做了天子,为什么我不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