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在学术高地上攀登:金融理论问题探索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65950
  • 作      者:
    邱兆祥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邱兆祥,1941年6月生,湖北省利川市人。196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为湖北大学)财政金融专业,曾先后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北京高等院校执教,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西南财经大学和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还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和多家经济金融类刊物的学术顾问。多年来,一直勤于笔耕,撰写了数量颇多的学术论著。除在国内重要报刊杂志发表400多篇论文外,还在十多家出版社出版著作20余部,主要著作有《耕耘和探索——邱兆祥经济金融理论文选》、《马克思的货币、信用银行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济金融学科建设问题研究》、《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和《趣味经济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学术高地上攀登:金融理论问题探索集》是一本主要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学术论文集。《在学术高地上攀登:金融理论问题探索集》汇集了我多年来与研究生(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通力合作的部分研究成果。我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北京高等院校执教,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我作为教师的职责。近20多年来,我以主要精力担任研究生导师工作,培养研究生成了我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应当突出“研究”两个字,重视引导研究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关注和探讨理论热点与前沿问题。研究生处于学术研究的最佳年龄段,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和创新,是我国学术研究队伍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导研究生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学术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能使这些学有所成的青年人的热情和能力在研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为促进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里,兑换成本将包括为了将一种货币转换为另一种货币所需要付出的所有成本,包括金钱、体力、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所有支出,无论这些支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也不管这种转换是通过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渠道进行。很显然,在参与人完全理性和信息通畅的条件下,如果存在更经济又具有可得性的兑换方式,参与人就不会选择现有兑换方式并支付这些开支,因此,上述所有付出都构成合理的兑换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兑换成本很可能与兑换规模有关。例如,兑换数量越大,兑换成本越小。但是,兑换规模导致平均兑换成本出现较大差异的话,那么可以断言,存在利用这一差异套利的机会,也存在利用这一差异通过中介活动牟利的商业机会,理性经济人不可能不抓住这些机会进行操作,从而导致上述差异缩小甚至消失。因此,本文将不考虑平均兑换成本随兑换规模变动的可能性,而假设平均兑换成本是恒定不变的。
  本文还将根据相关交易是否跨越东道国疆界,把货币区域化划分为以下两个层次:国际流通层次和国内流通层次。货币区域化必然涉及多个国家(或者主权货币区域),也涉及这些国家发行的多种货币。为了避免混淆,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把正在进行或者将要进行(所研究的)区域化的货币称为“区域化货币”,将区域化货币的发行国(或者地区实体)简称为“发行国”,将这一区域化的对象国称为“东道国”,将东道国所发行的货币称为“当地货币”。另外,我们还将考虑货币区域化中的货币竞争问题。因此,将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区域化(或者国际化),并与区域化货币在同一东道国展开货币竞争的货币称为“第三方货币”,其发行国称为“第三国”。例如,在人民币区域化研究中,区域化货币即人民币,东道国可能是中国香港或者越南、泰国等国或地区,当地货币可能是港元、越南盾或者泰铢,日元、欧元或者美元是可能存在的第三方货币。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一般金融理论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论可持续的金融创新机制
全能型模式不是金融混业的必然选择——谈在金融混业趋势中的战略定位
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换: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重视地方金融过度扩张引发的金融结构失衡问题
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建议
当前我国的金融“脱媒”及特点
关于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思考
发展民营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加强国民金融教育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金融强国

第二部分 货币理论问题研究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
货币区域化与可自由兑换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交换媒介职能的分析
货币竞争、货币替代与人民币区域化
中华经济圈的货币合作与汇率协调
人民币区域化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人民币升值能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吗
为什么我国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会失灵
论人民币升值与资本账户的开放
当前反通胀政策面临的障碍
反洗钱的外部性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信贷调控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三部分 银行理论问题研究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资产组合行为:1995-2009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经济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述评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研究——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基于RTFA方法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的实证研究
银行业信贷市场信号传递理论研究
商业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定价方法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竞争研究综述
商业银行技术效率与市场结构:一个动态视角
存款保险费率结构的Monte Carlo 比较——基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水平
经过风险调整的商业银行利润效率评价研究——基于随机利润边界方法
基于FDH方法的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
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利率的估值——基于B-S期权定价思想
关于中国银行集中度风险的实证研究
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根源及解决途径
商业银行经营地域自由化问题研究述评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风险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
中小银行地域多元化问题研究述评
……

第四部分 资本市场理论问题研究
第五部分 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第六部分 房地产经济与汽车金融
第七部分 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