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炎元年冬十月,金人分东、西、中三路南侵,东路几无进展,西路侵占了陕西的许多地区,而中路则由于宗泽的控扼不能再往南进,这使已经南幸到了扬州的高宗君臣差赖以安,使黄、汪等人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诛杀欧阳澈、陈东,大肆贬逐异己。
二是宗泽以忠君报国、联合抗金、恢复北方的旗帜为号召,招降团结了许多溃散的勤王军和民间义兵,一则可以利用来抗金,二则可以使他们不致流落为寇,为害一方(这也可以说是南宋后来招降纳叛的先导)。这就是为什么当南宋的许多地区发生兵变及独立武装到处骚扰成灾的时候,汴京地区却相对安宁的缘故。
三是千方百计组织军队人马准备渡河北上抗金,但因为“黄潜善等忌泽成功,从中沮之”,百般阻挠,宗泽未能成行。
由于建炎以来一直受到排挤和打击,恢复北方的壮志“不得伸”,宗泽忧郁成疾,于建炎二年七月一日去世。临死“但连呼过河者三,遗表犹赞上还京”。宗泽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杜充“无意恢复,尽反泽所为。由是泽所结两河豪杰,皆不为用”,又“不善抚驭,专务诛杀”,并且忌讳宗泽所招降的张用兵马太盛,自发兵马去攻打,结果使已经归降的张用、王善等人再度叛去。再加上宗泽死后,原来投降于他的丁进游离而去,韩世忠尽斩其军中丁进余党,丁进复叛,北方一片混乱。
这样,宗泽死后北方已经不再有一个稳固而可靠的屏障,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黄、汪等人犹且不知,在金人再次南侵时,仍然在扬州“偷安朝夕”、“斥堠不明”、“晏然不以为备”。致使金人再度南侵时,在后方已无后顾之忧,能够长驱直入,突至扬州。建炎三年二月三日,高宗还是从内侍太监那里得知金人已至扬州,纔得以来得及从金人的铁蹄下仓皇奔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