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切断两者在地理上的联系,江夏是个关键。江夏是荆州东大门,与吴会接壤,当地的民众在襄阳变故后,多有投孙权之心。江夏的治所在西陵(治今湖北新洲西),只要在那里扼守住,便能东阻孙权,西遏刘备,稳定江夏民心。故而,任命谁为江夏太守,填补刘琦留下的空缺,是必须慎而又慎的。
经反复思考,曹操最终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治今河南南阳)人。
文聘本不是曹操的帐下之将,而是刘表的大将,长期领军在荆州北方驻守。刘琮举州向曹操投降,招呼他同步行动。
文聘拒绝了,外凄内正地答复说:
“聘不能保全荆州,当待罪而已。”
直到曹操渡过汉水,进入襄阳,荆州真的大势已去,文聘才来见曹操。
曹操不悦,责问道:
“为何来迟?”
文聘义正词严地解释说:
“先前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已经获罪。荆州虽没,在下立愿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於孤弱,死无愧于地下,今计不得已,才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
话说得挺给曹操面子,实际的意思是,他要全力辅佐刘表父子抵御曹操,只是主人已降,不得已才作出这下策。
边说边欷献流涕。
曹操被感动了,怆然说:
“仲业,卿真忠臣也。”
对这样一个忠臣,曹操不仅厚礼相待,且授给了兵马,让他与曹纯一起追讨刘备。文聘接受命令后,直追到当阳长坂。
委任文聘为江夏太守,镇守当下最为要紧的重镇,需要兵马。调拨什么部队给文聘,记载有两说:一说是北方部队,一说是他的本部人马。估计,是本部人马加上北方部队。因仅是北方部队,他难以很快进入驾驭状态,光是本部人马,曹操多少有些不放心。
……
展开
——赵剑敏,著名历史学者、上海大学教授(《大三国(第5卷):鼎足分立》作者)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我们并不否认……罗贯中所见到的历史真实性成了问题,因而《三国演义》的艺术真实性也就失掉了基础。
——郭沫若
《三国演义》是通俗演义,但通俗演义终究是通俗演义,是否有人能够写出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新的《三国演义》呢?
——顾颉刚(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
——翦伯赞(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大三国》,较之《三国志》则显活泼灵动,较之《三国演义》,则显严谨有据,取长补短,兼顾平衡,雅俗共赏,蔚然大史诗。
——朱大路(《文汇报》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