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元帝拓跋嗣辞世后,他的长子拓跋焘登基为帝,是为太武帝。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崔浩因为被明元帝专宠,且为人正派,直言敢谏,使大臣中的有些人十分不快。太武帝拓跋焘身边的掌权之臣就对崔浩很不满,时不时地在拓跋焘跟前说些他的坏话,无中生有。拓跋焘明白崔浩是有才之士,可总听到谗言,不免受到干扰,因此有什么大事就叫来崔浩询问一下,平时则把他冷落在一边。后来,在攻打夏国和征讨柔然的问题上拓跋焘犯了难--不能同时发起两场战争,可到底该先打哪个呢?
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先伐柔然,因为从柔然可以得到许多人口牲畜以及财物,从而补充自己的实力。而大夏国比较清贫,除了那个建造得十分坚固的统万城外什么也没有。崔浩的眼光却不这样浅薄,他觉得大夏国如今政治腐败,国主残暴,民心丧失,派兵去攻打它是最好的选择,一定要等战胜它之后再集中全力去对付别的国家。夏王赫连勃勃恰好于数月之后去世,崔浩就提议出兵,拓跋焘批准了。声势浩大的北魏军开始向统万城进发。崔浩根据现实,使用奇计,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北魏大军将坚固的统万城攻下,灭了大夏政权。随后,崔浩力排众议,竭力劝说太武帝进攻柔然,大臣们心中不服,推选出太史张渊同崔浩进行“舌战”,就是否攻打柔然进行争辩。
崔浩精通天象,他首先用这方面的理论驳斥了张渊提出的北魏没有天时地利的观点;然后,重述讨伐柔然如果成功,不仅能杜绝柔然的骚扰,还能得到漠北草原,只有益处而没有祸患。崔浩侃侃而谈,旁征博征,将辩论变成了他一个人的演说,张渊毫无应对之词。
拓跋焘因而下定决心讨伐柔然,此战大胜,北魏获益良多。后来,拓跋焘又一举将北燕和北凉消灭,这些重大的军事行动崔浩都参与其中。他足智多谋,善于决策,在北魏兼并各个政权、统一北方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自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竟会到了如此的境地。此时的事态已经发展到不能控制的地步,这和他当初进城时立下的誓言完全背道而驰。现在李自成采取的残酷政策,由捐饷变掠夺,降官不论识位高低,不论清官还是贪官,一律严刑追赃问罪,又将士兵派人寻常百姓人家,任其奸淫抢劫,凡有兵权者,人人都可杀人,京城一片混乱,军心涣散。农民军失去民心,士兵饱掠思归,李自成本人及各将领早已无心恋战,在山海关一片石大战中,前有吴三桂,后有多尔衮,一次战役失败,李自成的精锐全部丧失,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放火焚烧京城,挟带饱掠的金银退回西安。然而,一路又遭到吴三桂及清军追杀,狼狈不堪,终使大顺军走向了灭亡。一个因反抗朝廷暴政的起义军,最终却又毁在自己实施的暴政上,可歌可泣亦可悲。
同年,五月初二日(6月6日),清兵在顺治帝的率领下入主京城,满族人以攻打农民军的名义建立了清王朝,实现多年来想一统中原的夙愿。赶走了李自成,建立了清王朝后,此时明朝的皇室并不死心,一心反清复明。然而,最终也都是改变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