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华文教育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51100
  • 作      者:
    连榕等编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地位也大为提高,“汉语热”在世界各国日益高涨。以中国语言文字为媒介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华文教育,在中国的和平崛起过程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三)语法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br>    说到语法,学生的头脑里就会反映出一些硬生生的规则。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语法教学,具有传统语法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网络技术就能为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最有力的支撑。网络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形成教学内容的资源一般都是网络上的电子化超文本,是文字、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媒体的结合,每个学生都能共享到这些开放的学习资源,并且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与学已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自主探究式学习、交互式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就成为可能。<br>    比如在讲授句法结构时,动画显示一些句子,并且利用动画讲解各个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并尝试让学生即时人机练习,然后点击练习的得分,激励他们深入学习更多内容。这样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加深大脑的识记,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轻松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br>    (四)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br>    阅读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也需要生活背景和经验积累。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br>    如在学习“描述人物”时,若课文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很详细,可以启发学生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从课件资料库中去寻找有关“人物外貌”的图片、动画效果、视频,然后将最贴近课文内容的图片、影像动画选取出来,自己制作不同时期人物外貌的变化软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使得课文阅读既形象又生动,还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将不同人物特征制作成现成的模拟的“人物秀”。在这种整合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更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因为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华文教育与教育心理学<br>第一节 华文教育与教育心理学<br>第二节 华文特征与心理学的研究<br>第三节 华文教育心理学的发展<br><br>第二章 华文学习理论<br>第一节 华文学习的心理和生理机制<br>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论与华文教育<br>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论与华文教育<br>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论与华文教育<br>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论与华文教育<br><br>第三章 华校学生心理<br>第一节 华文学习动机<br>第二节 华文学习策略<br>第三节 华文学习风格<br>第四节 华文学习迁移<br>第五节 华文学习的智力因素<br>第六节 华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br><br>第四章 华文教学心理<br>第一节 华文拼音教学心理<br>第二节 华文识字教学心理<br>第三节 华文写字教学心理<br>第四节 华文听力教学心理<br>第五节 华文口语教学心理<br>第六节 华文阅读教学心理<br>第七节 华文写作教学心理<br><br>第五章 华文教师心理<br>第一节 华文教师的角色心理<br>第二节 华文教师的成长心理<br>第三节 华文教师的职业心理<br>第四节 华文教师的心理健康<br><br>第六章 华文课堂管理心理<br>第一节 华文课堂教学设计<br>第二节 华文课堂教学策略<br>第三节 华文课堂组织心理<br>第四节 华文课堂行为管理<br>第五节 华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br><br>第七章 华校学生的心理健康<br>第一节 华校学生心理健康概述<br>第二节 华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br>第三节 华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br>第四节 华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调适<br><br>第八章 华文教学环境<br>第一节 华文学习的语言环境<br>第二节 学生群体与同伴关系<br>第三节 师生交往与师生关系<br><br>第九章 华文学习结果的评价<br>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概念<br>第二节 测验的种类和编制<br>第三节 测题形式<br>第四节 标准化测验<br><br>第十章 东南亚华校教育心理学实证研究<br>第一节 菲律宾华文教师心理<br>第二节 菲律宾华校学生的语言态度<br>第三节 菲律宾华校学生学习心理<br>第四节 菲律宾华文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br>第五节 菲律宾华校学生的心理健康<br>第六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br>第七节 东南亚华文学校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br>第八节 马来西亚学生自尊、学习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r>第九节 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师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职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关系<br>第十节 雅加达华文教师教学效能与职业承诺的相关分析<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