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565211
  • 作      者:
    刘铁芳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系名之为“树人书屋”,意在秉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在日渐浮躁的教育世界中,重温一种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的教育理想。“树人书屋”将以随笔为基本形式,以对各种教育生活的幽微叙述为基本内容.,以切近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方式,促成教育常识的回归。<br>    教育启蒙有赖于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持续不断地对话。<br>    “树人书屋”。就是要创建这样一个积极对话的平台,让所有真诚关注教育问题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以及其他关心教育的人士,都能汇聚于此,交流、碰撞,激发关于教育理想的点点心火。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外大片我看的不多,但也有几部是非常喜欢的,像《刺激1995》《美丽人生》等就是我经常向人推荐的好片,但我最欣赏的影片还是《罗马假日》。在我看来,《罗马假日》简直就是无懈可击,整部电影自然、平易、流畅、优美,同时又在充分展现人性的美好之中,揭示人性的悲剧性。影片结尾,公主的一番表白与满怀留恋而去,留下黯然神伤的美国记者和空荡荡的大厅,给观者的心留下深深的震颤,生命之中美丽的幻象与现实的无奈就这么自然而优美地展示出来,一下子揪住观者的心,整个电影的精神空间也被大大地提升与扩展。《罗马假日》的结尾讲出了人类一个永恒的重要的问题,我们追求爱情和自由,但我们在现实中所能追求到的爱情与自由是很有限的,许多时候只能成为一种永久的渴望,就像沈从文先生所说,“美丽总是愁人的。”
展开
目录
阅读刘铁芳(代序)/李伟言<br>第一辑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念<br>对美好事物的无条件的、永远的渴望<br>“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br>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观念<br>从“罗马假日”到“无极”:两种教育的艺术<br>何谓有“人”的教学<br>感受一种素面朝天的温暖<br>语文教学:回到文本<br>教学过程与儿童精神世界的扩展<br>何谓教育的现代化:从华德福教育模式谈起<br>三种歌星与教师的三种境界<br>教育的层次性与教育境界的提升<br>体育作为生命的艺术<br>教育改革的灵魂在哪里<br>新课程改革:印象与思考<br><br>第二辑 以心智之光对抗平庸之恶<br>面对我们生命中“平庸的恶”<br>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br>教学中不能承受之重:我的一堂评估课<br>教育是一种柔顺的力量<br>把体育还给体育<br>教育的位序与国民品格的高度<br>点亮心灯: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br>以阅读开启心智<br>伟大的教育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br>以思想之火点燃日常教育生活之薪<br>需要坚持、需要坚守、需要坚定<br>重温逝去的教育传统<br>90年代师范生<br>对话刘铁芳教授:保持心灵的丰富与活跃<br><br>第三辑 知识与教养之间<br>知识与教养之间<br>寻求德性与力量的均衡发展<br>知识、身体与教化<br>阳光下的行走与呐喊<br>生命的偶在性与当代教育的指向<br>教育者的遐思<br>以审美趣味对抗坚硬的现实<br>创造如何可能——从“蛆除伤痛”谈起<br>认真对待为恶的底线<br>当美德成为故事<br>切实地扩大教育中的自由陶冶<br>何谓班级民主管理<br>教育引领与生活养成<br>爱的节制与审慎主体性的培养<br><br>第四辑 肩住我们对于生命的责任<br>心灵世界的荒疏与救赎<br>课堂的高度就是人性的高度<br>以人性之爱补缀破碎的生命世界<br>在课堂中成就自我<br>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母<br>“我”如何走向“你”<br>红叶之美与教育之道<br>作为教师就是去成为教师<br>肩住我们对于生命的责任<br>期待一种给生命以温情陪伴的教育<br>好校长如何成就一所好学校<br>提升学校作为文化精神共同体的存在<br>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班级生活——与《中国教育报》记者张婷的对话<br>读书“像呼吸一样地自然”(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