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诺贝尔奖的启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79545
  • 作      者:
    吕淑琴,陈洪,李雨民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是科技星空中最闪亮的星星,他们在科技发展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前副部长程津培作序。
展开
作者简介
    吕淑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知识经济、大学教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辞海(法学部分)、词典14部,发表论文40余篇。<br>    陈洪,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CSU)教授。研究方向:基因突变、极端菌和极端酶、超临界流体、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已出版专著8部,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现任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生物部技术总监、山东大学和云南大学“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br>    李雨民,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氟化物(曾任ISFR理事)、酪氨酸激酶、氧化氮细胞信号转导、骨代谢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和诺贝尔奖的研究.已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等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学奖励,诺贝尔奖一直广受世界各国科学家、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关注。《诺贝尔奖的启示》一书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讨论了国家投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私人基金,以及诺贝尔奖得主个人因素对诺贝尔奖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诺贝尔奖的启示》还讨论了诺贝尔奖成果的产出问题、科学传统和科学规范问题等,给读者带来富有意义的启示。<br>    《诺贝尔奖的启示》适合科技管理工作者以及关心中国科技发展的广大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评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br>    ——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br>    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br>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r>    A=X+Y+Z!A是成功,X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br>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br>    科学研究成功需要四个因子:幸运、耐心、技巧和金钱。<br>    ——马克斯·佩鲁茨(Max Ferdinand Perutz,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r>    如果一个人以诚实的态度看待自己,他总会从错误中学到一些东西,并能改正错误的观念、假设或前提,从而使研究更为深入。最终达到目标。要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最无懈可击的理性和诚实。<br>    ——罗加·吉尔曼(Roger Guillemin,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展开
精彩书摘
    自然科学的另一个特征或方法就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公理”系统。“公理”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首先注意到“自明”的东西,即公理,然后应用演绎法发现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这种观点影响了以后的很多哲学家,并在其后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欧几里得的五个公理成为几何学的基础;牛顿的《原理》一书,尽管材料是经验的,但是它的形式完全是欧几里得式的,即演绎的。在社会学中,“公理”的思维逻辑也得到了应用。<br>    自然科学借用“公理”一词,指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所谓“基本原理”是指从它可以推导出其他原理,而它本身无法从其他原理推导出来。那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从何而来呢?是从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中使用归纳法得到的。力学中的牛顿定律,电学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化学中的物质不灭定律、能量转化定律、质量作用定律,生物学中的进化论、孟德尔和摩根的遗传定律、DNA双螺旋模型等,都是相应学科的“公理”。使用数学方法或逻辑推理法就可以根据这些“公理”推导出定理和其他科学结论。<br>    因此,自然科学的方法可以描述成“经验的和演绎的”。通过对现象的仔细观察思考,得到具有普适性的基本原理即公理,然后通过演绎推理导出新的结论、获得新的知识,再次观察和实验有助于检验得到的最初原理和通过演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因素是思想而不是感觉。一方面,归纳法不像演绎法那样确切可信,它只提供了或然性而没有确切性;但是另一方面它却给了我们演绎法所不能给我们的新知识。除了逻辑和纯粹数学以外,一切新知识全都是通过归纳而非演绎获得的。归纳法被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建立起来曾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
展开
目录
序(程津培)<br>前言<br>绪论:“诺贝尔奖学”研究的方法论<br>第一章  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br>第一节  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br>第二节  科学奖励系统<br>第二章  国家与诺贝尔奖<br>第一节  国家对科学研究进行管理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br>第二节  国家的科研投入与科研体制<br>第三节  国家实力与诺贝尔奖<br>第四节  美国政府投入与诺贝尔奖<br>第三章  大学与诺贝尔奖<br>第一节  世界大学概述<br>第二节  美国大学与诺贝尔奖<br>第三节  英国大学与诺贝尔奖<br>第四节  德国大学与诺贝尔奖<br>第五节  法国大学与诺贝尔奖<br>第六节  日本大学与诺贝尔奖<br>第四章  研究机构与诺贝尔奖<br>第一节  美国能源部与诺贝尔奖<br>第二节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与诺贝尔奖<br>第三节  德国马普学会与诺贝尔奖<br>第四节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与诺贝尔奖<br>第五节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与诺贝尔奖<br>第六节  德国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与诺贝尔奖<br>第七节  苏联(俄罗斯)科学院与诺贝尔奖<br>第五章  企业、私人基金与诺贝尔奖<br>第一节  企业投入对诺贝尔奖的贡献<br>第二节  美国企业中的诺贝尔奖得主<br>第三节  其他国家企业中的诺贝尔奖得主<br>第四节  私人基金对诺贝尔奖的贡献<br>第六章  诺贝尔奖得主的个人因素<br>第一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共同特点<br>第二节  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br>第三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家庭生活<br>第四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结构<br>第五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价值观”<br>第六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师承关系<br>第七章  诺贝尔奖的产出<br>第一节  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论科学<br>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文化价值<br>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的负面效应<br>第四节  科学研究的文化价值<br>第五节  诺贝尔奖成果“产出”形式之一——知识化<br>第六节  诺贝尔奖成果产出形式之二——产业化<br>第七节  科学与科学家的独立价值应当回归<br>第八章  科学传统与科学规范<br>第一节  科学传统与科学精神<br>第二节  科学规范与科学道德<br>第九章  思考与启示<br>第一节  科学家和科学团队<br>第二节  国家参与科学活动<br>第三节  大学的使命<br>第四节  对科学和技术的再思考<br>第五节  中国本土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得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