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注释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501835
  • 作      者:
    汪耀楠著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注释学》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献注释的名称、类型、内容、义例以及文献注释与经学、校勘学、版本学、目录学、考据学、义理之学、古籍整理、古文今译、词典编纂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系统探究了中国文献注释在各个时期的历史演变及主要特点,建立了“注释学”的基本体系。《注释学》可作为大学文科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滇变及古典文献学、传统训诂学、词典编纂学的必读书目,也可作为大学教师从事古汉语及文史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谈到利用近现代的成果,首先得承认“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是有普遍意义的。注释古书是这样,校勘更是这样。后校较前校多了科学成果的积累,后注较前注多了可资参考的观点和材料。因此,除了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之外,凡是近现代严谨的学者所做的校勘工作都应当是值得重视的。比如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是国家组织全国的学术力量协作完成的。每一史的点校,都是由该史的最有声望的学者领衔进行的。再如《管子》一书,清代为之校订笺释的名家十余人,近人许维通、闻一多也作了校释。郭沫若以许、闻两家所校为基础,组织人力加以修订增补,于1956年出版了《管子集校》。这个本子取材丰富,考订多精,自然是后来者居上了。宋刊《十三经注疏》是一个好的版本,但是却不能和附有阮元校勘记的相比。我们整理古籍,对清代精刻精校本和近人在前人(主要是清人)基础上做的校订都要给以高度重视。有了好的校本,再来做词语的注释和其他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四)充分占有材料,讲求校勘方法
    不论是一部书的专门点校,或者是在注释中进行校勘,都必须以广泛地占有材料为前提。我们在一部严肃的注释和校勘本的书前和书后,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使用、参考书籍的一览表,这是必要的,有利于提高这一部校勘或注释本的信誉。比如《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每一经前都列有参考书目。这样做还可以说明今本的完成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何关系,说明成绩取得的由来。
展开
目录
融汇与创新(代序)
第一章 注释学概说
一、注释的含义
二、注释的产生
三、注释与注释学
四、注释学与训诂学
五、注释学的功用

第二章 注释的种类
一、注释异名释名
二、注释的种类

第三章 注释的基础工作(之一)——版本的选择
一、何谓版本
二、有哪些版本
三、为什么要重视版本
四、如何选择版本

第四章 注释的基础工作(之二)——文字校勘
一、何谓校勘
二、文字校勘的必要性
三、历代校勘简况
四、校勘的两种形式
五、校勘的内容
六、校勘方法
七、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句读
一、何谓句读
二、为什么要重视句读
三、句读失误的原因
四、整理古书标点符号的使用

第六章 释词语
一、被注词的确定和注释
二、注释方法
三、注音和辨字

第七章 明通假
一、通假的所属范畴
二、上古使用通假的情况
三、通假产生的原因
四、处理通假的基本方法
五、通假的界说
六、通假条件和原则的分析
七、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 古汉语词义注释中的若干问题
一、妄说义理
二、文以载道
三、不辨真伪
四、误虚为实
五、拆骈为单
六、扩大范围
七、不辨古今
八、众字一释
九、单字为训
十、滥用声训

第九章 今译
一、翻译和今译
二、译文的要求
三、译文举例及其分析
四、翻译的方法
五、古诗的今译

第十章 章句——段落划分和结构分析
一、章句——段落划分和结构分析的目的
二、段落划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第十一章 义理
一、义理和义理的解读
二、微言大义和《春秋》笔法
三、义理和哲学

第十二章 考据
一、考据和考证
二、考据的运用
三、王念孙、王引之对古文籍的考证
四、从事考据的修养

第十三章 辞书与文籍注释
一、辞书释义的特点和要求
二、文籍注释的特点和要求
三、词典释义和文籍注释的异同
四、文籍注释和词典的相互利用

第十四章 古代注释史
一、注释史与经学史
二、经籍的传授与早期的注释——注释基础的奠定
三、东汉——注释的繁荣
四、魏晋南北朝至隋——注释的深入和全面发展
五、唐——经典注释的统一与“文选学”的形成
六、宋——注释学的变古、革新和《诗》的解放
七、元——宋学余波
八、明——经注的衰微
九、清——经学的复兴和注释学理论的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