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市场机制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1994.年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反映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就是利用市场机制分配农村借贷资金。在这一背景下,农村正式金融机构的经营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使农村借贷市场出现以下现象:
一是农村资金外流形势日趋严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财政和农村金融体系的供给能力弱化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大量流出农村,流向城市。一方面,随着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正规金融机构纷纷撤出农村市场,留在农村的分支机构演变为只吸收存款的“抽水机”。1986年邮政部门开办储蓄业务,截至2006年年底,邮政储蓄在全国有36500多个分支机构,近60%的分支机构分布在农村地区,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存款规模列全国第五位,成为农村资金流出的重要渠道。虽然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09年4月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40亿元,但目前也仅仅起到了减缓资金流出速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市场化改革,出于追求高利润的动机,吸收的储蓄存款不断增长,资金多投向非农产业。近年来我国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实行开放政策,尤其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征的金融组织,都意在将农村资金留住,弱化农村金融抑制的程度。但从目前来看,农户仍以净存款人的身份继续为社会作贡献。
二是农村金融供需结构性脱节。从政策性金融作用范围来看,与农业内涵的扩大、对资金需求领域的拓展相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在缩小,由支持农副产品收购、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龙头企业转变为单一支持粮棉购销的金融机构。从农业借贷资金投向结构来看,在国家信贷政策的引导和约束下,农业借贷资金的投向偏重于传统种植业,对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支持力度不足,农村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很难获得借贷支持。从农业信贷业务品种供给上看,无论是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均以发放一年期以下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