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距十分显著的背景下,认识农村资金资源的区域非均衡配置状况及其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寻求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增长的农村财政金融改革对策与措施,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的难题。但现行关于农村资金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国家整体经济层面进行探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涉及从区域层面进行研究。基于此,《中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选择从长期被忽视的区域层面对农村资金供给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基于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资金规模、结构、效率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民间借贷资金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比较分析。利用面板数据、混合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了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区域农村资金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突破现行农村金融供给全国统一模式的框架,提出了促进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差异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中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指出,我国应采取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可以分别选择市场导向型、政府适度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应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设计区域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主次搭配应体现差异;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引导方法均应体现区域差异;农村金融机构应提供并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区域差异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应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积极推动有利于农村资金形成的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