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5012
  • 作      者:
    王伟,张令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 主要创新之处
2 科学政策性金融理论的基本内容
2.1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科学内涵与特有功能
2.2 政策性金融制度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理论依据
2.3 中国政策性金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客观必然性

异化论
3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异化及其表现
3.1 异化的含义与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异化问题
3.2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总量、结构相背离
3.3 资源配置的宏观与微观主体、宏观与微观目标相背离
3.4 政策性金融的宗旨任务与其综合实力相背离
3.5 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与市场性相背离
3.6 政策性金融的资金缺口与其财务自动补偿机制相背离
3.7 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全力支持与适度监管相背离
3.8 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与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方向相背离
4 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原因分析
4.1 国家职责的缺位与越位
4.2 市场化思维的引导与路径依赖
4.3 理论的弱化与扭曲
4.4 制度的嬗变与背离
4.5 认识的误区与误导
4.6 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博弈
5 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后果
5.1 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后发展的方向不可控
5.2 对金融发展的负效应
5.3 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5.4 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
6 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辨析
6.1 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形成与争论
6.2 所谓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剖析
6.3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地位及功能比较
6.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理论创新与社会责任
7 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辨析
7.1 市场化与市场化运作的含义
7.2 市场化运作是政策性金融的经营手段,而非目的和最高原则
7.3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悖论
7.4 重提金融企业的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8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问题辨析
8.1 中国政策性金融制度变迁
8.2 中国政策性银行转型问题的讨论与辨析
8.3 对我国现行政策性金融体制效率的评价

回归论
9 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重构及职能定位
9.1 构建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9.2 加强政策性金融法制建设
9.3 建立政策性金融科学评价体系
9.4 变更政策性金融外部监管体系
9.5 完善政策性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
9.6 动态调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9.7 政策性金融业务应由专门机构来承担
9.8 现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
9.9 新建一批亟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10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实践:考察分析与经验借鉴
10.1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考察分析
10.2 国外政策性金融运作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格索引

内容摘要

    《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采用描述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实际,沿着“科学政策性金融理论的正本清源→政策性金融制度长期存在的理论依据与中国的现实意义→中国政策性金融异化的现状、原因及后果→当今中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中三大基本问题(政策性银行转型、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的理论辨析→中国政策性金融体制重构的政策路径与对策”的研究思路,对中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中亟待正确认识与解决的突出矛盾问题,进行了全面审视、深刻反思和系统剖析。政策性金融制度与政策性银行等制度承载体也不同,政策性银行无论如何改革,也丝毫不影响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永存性、永恒性。所以,我们应该坚信、坚持科学的政策性金融理论。《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不仅丰富了金融发展与政策性金融理论研究的内容,有助于推进政策性金融学学科建设,而且对于指导我国政策性银行与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及科学决策,实现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