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下求索:危机观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3186
  • 作      者:
    唐双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上下求索:危急观察》是将唐双宁董事长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一些论坛的演讲稿和或刊物中发表的文章收集整理,汇编成册,所涉及的内容为近几年对次贷危机、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文化等方面的多视角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加大对农村投入
  一是发行支农特别国债(或政策性金融债券)。目前,我国在支农资金的供给方面存在着农村有需求无来源、财政有愿望无能力、银行有资金无渠道的矛盾,建议视财政能力发行支农特别国债(或由政策性银行发行支农政策性金融债),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资金供求的矛盾。支农特别国债(或支农政策性金融债)采取定向募集方式,由商业银行按存差规模的一定比例认购,主要用于中西部农村基本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由中央财政委托政策性银行(或政策性银行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按照信贷原则使用。可由农村信用社代理,实行项目管理、单独核算、封闭运行、定额补偿的管理方式。支农特别国债资金由项目收益偿还,对于可能无法收回的部分,可采取核减政策性银行利税、定额补偿、全额或部分贴息方式解决(此为大题目,这是从需求角度及解决流动性过剩角度考虑,从财政角度考虑会有一定困难,建议深入研究)。
  二是消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量包袱。经初步测算,除前段改革期间通过央行票据等形式帮助消化1650多亿元外,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有6000亿元左右存量包袱(其中,贷款损失约4000亿元,历年亏损挂账880亿元,非信贷资产损失约950亿元)。如单纯依靠自身努力来减轻这些包袱,还需20年左右时间。当时按1650亿元计算的主要原因其一是2002年实行的是贷款四级分类,与目前五级分类的状况有很大出入。
展开
目录
认识经济运动规律警惕经济拐点下的金融风险
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
中国金融机构QDII业务发展之路——在2007中国金融衍生品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金融文化:利信义道
从中国股市6000点说开去
金融家应当树立八个意识——在《亚洲银行家》2007年论坛上的演讲
解决中国金融业五大问题的核心是解决流动性过剩——在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的演讲
地方金融·地方政府·金融业——在第十一届地方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中外资银行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的演讲
关于货币政策的总量、结构和质量问题——在2008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发言
关注中国金融的“八个并存”——在第四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的演讲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金融混业监管的一点看法——在首届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
漫谈中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在北京大学银行内控机制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
“热钱”八窥
关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一点看法——在光大银行2008年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的几点看法——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全球金融危机的五个不确定性——在2008中国金融品牌论坛上的演讲
关于资本市场的几个观点(提纲)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美元($)、人民币(¥)和世界货币(错)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展望——在21世纪亚洲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十大亮点与银行机遇——解读十大措施
农村金融的统筹拉动——在能源与金融世界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与对策  ”——在2008中国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研判金融危机的走势——在光大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应对即将到来的“第二冲击波”
以提升金融“软实力”为切入点转变我国金融增长方式——在2009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提案
下决心对外汇储备进行战略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的走势预估与应对建议——在2009年陆家嘴论坛上的演讲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五级分类监管——在2009年(第七届)中国并购年会上的演讲
“读书”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在中央党校读书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从哲学角度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思考——在全国政协2009年第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对宏观形势的几点认识
抗击金融危机的五次拉动
关于金融监管的几点认识
中型银行的特色与作用——在2009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60年:中国的借鉴、机遇与选择——在2009年贡献中国高峰会上的演讲
如何当一名金融家
甲方、乙方: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之动态观察——在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的演讲
地产、房产面面观——在金融与地产:“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上的演讲
雷曼破产周年反思
中国股市:何以成为经济的“逆向晴雨表”
用哲学的观点指导应对金融危机——在天津渔阳金秋金融高层论坛上的书面发言
第三只眼睛看天津——在天津渔阳金秋金融高层论坛上的即席演讲(提纲)
解决“保八”之后的重点是解决“保什么八”的问题——在2009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实现大国崛起下的金融崛起
对明年信贷增量的“一孔之见”
投资拉动及农村投资与就业
中型银行十要
关于金融危机的“W”走势问题——兼谈迪拜债务危机
IMF及其改革
记者访谈
金融·哲学·艺术——接受新浪网“两会”专访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谈中国金融改革二三事——接受《金融时报》专访
回顾中国银行业监管改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生活之树常青谈十个金融监管思路的形成过程——接受中国金融网专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