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开发性金融理论、政策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5272
  • 作      者:
    李志辉,黎维彬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志辉,男,1959年1月出生,山东莱阳人。现为南开大学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金融市场、银行管理、金融风险管理、财政与税收等。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1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等研究课题8项。1993年应邀赴荷兰国际财政文献研究局(IBFD)并被聘为该局的特约经济学家,1998-1999年获美国福特基金项目资助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从事金融学研究。黎维彬,男,出生于1952年,广东省广州市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1985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证券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和党委书记;云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特约评论员;云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天津市政协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天津蓟县、汉沽区和静海县特约经济顾问。在天津工作期间,将丰富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工作经验与天津的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创新实践开发性金融,对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和2007年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开发性金融理论、政策与实践》从新的视角对开发性金融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与分析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职能调整展开探讨。从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现实出发,对开发性金融实践进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概括和提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原理,填补我国金融理论中关于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空白,从而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步。
展开
精彩书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带来了金融全球化问题,导致金融市场激烈竞争。这种趋势在90年代更加明显。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变革金融政策,重组金融机构。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政策性银行经历了洗礼,并发生了深刻变化,其表现如下:(1)一些政策性银行被兼并,另一些因经营不善难以为继而被迫关闭。(2)一些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政策性银行转化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或全能银行。如新加坡发展银行,自70年代起在业务多样化过程中,开始扩展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经纪、资金管理、保险及其他专门服务;90年代通过在东南亚和香港地区的并购活动向区域性银行扩展,今天的新加坡银行更像一个全能银行。菲律宾发展银行也在1989年完成重组后转变为商业银行,其业务范围也逐步转向支持私人部门。(3)一些政策性银行继续保留下来,但其业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或重组。一些明智、有远见的政策性银行已经意识到,要想继续发挥作用,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措施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发挥资金投向的先导作用。<br>    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混业经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各国政策性金融都在法律允许和政策框架内逐步扩展业务空间,增强生存能力,加强国际交往,实施一种开放性战略。这种开放性倾向主要表现为:在国内市场上,加强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联系,对商业性金融具有强烈的诱导作用;在国际市场上,加强与国外同类机构的联系,加大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力度,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利用国际金融资源。这种强烈的开放性倾向的重要结果是把商业金融资源巧妙地转换为政策性金融资源,把国际金融资源巧妙地转换为国内金融资源,从而对本国经济和贸易政策的执行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br>    ……
展开
目录
导言<br>一、本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br>二、本书的结构和观点<br>第一章 政策性金融的产生与发展<br>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产生的历史背景<br>一、政策性金融的萌芽阶段<br>二、政策性金融的初创阶段<br>三、政策性金融的发展阶段<br>四、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新趋势<br>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的概念及特点<br>一、政策性金融的概念及内涵<br>二、政策性金融的特点<br>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开发性金融的兴起<br>一、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br>二、开发性金融的兴起<br><br>第二章 开发性金融理论体系<br>第一节 开发性金融的内涵与特征<br>一、开发性金融的定义与内涵<br>二、开发性金融的特征<br>第二节 开发性金融理论背景<br>一、基础设施融资困境<br>二、农业融资困境<br>三、进出口信贷融资困境<br>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br>第三节 开发性金融作用机理<br>一、弥补政策性金融的开发性金融<br>二、弥补商业性金融的开发性金融<br>第四节 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br>一、经济增长理论概述<br>二、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br>第五节 开发性金融与福利经济学<br>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br>二、构建和谐社会与福利经济学<br>三、开发性金融与福利经济学<br><br>第三章 开发性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br>第一节 开发性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br>一、开发性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br>二、开发性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br>第二节 开发性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br>一、宏观经济指标建模回归部分<br>二、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br>三、VAR模型分析<br>四、结论<br><br>第四章 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实践与改革方向<br>第一节 国家开发银行的建立与发展状况<br>一、国家开发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历程<br>二、国家开发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br>三、国家开发银行的治理结构<br>第二节 国家开发银行对开发性金融的成功实践<br>一、国家开发银行对开发性金融的实践成效<br>二、国家开发银行的成功经验总结<br>三、国家开发银行的实践案例<br>第三节 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方向<br>一、国家开发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br>二、开发性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br>三、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及发展方向<br><br>第五章 开发性金融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和职能调整<br>第一节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br>一、中国进出口银行概况<br>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组织结构变迁<br>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发展历程<br>四、中国进出口银行的风险管理<br>五、中国进出口银行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作用<br>第二节 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的动因<br>一、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的外部原因<br>二、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的内部原因<br>第三节 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际比较<br>一、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宗旨的国际比较<br>二、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及资本结构的国际比较<br>三、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运行模式与主要业务的国际比较<br>四、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外部关系的国际比较<br>五、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立法及监管的国际比较<br>六、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br>第四节 中国进出口银行基于开发性金融的经营模式及条件<br>一、明确确定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目标<br>二、转变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理念<br>三、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br>四、拓宽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筹集渠道<br>五、确立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运用业务领域有进有退的动态<br>调整机制<br>六、采取分账经营和分账管理的财务管理和考核方式<br>七、强化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内部控制<br>八、建立健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法律支持体系<br>九、加强对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监管<br><br>第六章 开发性金融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和职能调整<br>第一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建立与发展<br>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创立<br>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br>三、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br>第二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br>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外部环境<br>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br>第三节 国际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比较<br>一、国际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模式比较<br>二、国际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外部环境比较<br>三、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典型案例分析<br>四、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的启示<br>第四节 开发性金融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br>一、开发性金融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br>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br>第五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基于开发性金融的职能调整路径<br>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调整目标<br>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调整依据<br>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调整的内容与方式<br>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来发展目标<br><br>第七章 开发性金融的合作与监管<br>第一节 开发性金融机构内部合作<br>一、三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各自的业务领域<br>二、开发性银行业务探索<br>三、合作的宗旨和原则<br>四、合作的业务领域<br>五、合作的方式<br>六、当前的合作状况<br>第二节 开发性金融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br>一、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br>二、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br>三、开发性金融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br>第三节 开发性金融与监管机构<br>一、对开发性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必要性<br>二、以商业性指标监管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不适用性<br>三、我国开发性金融监管的现状<br>四、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构建<br>结束语<br>附录<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