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际与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新的阶段。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存量还是从流量增速上,都体现出其在国内所占据的重要地位。<br> 在全面介绍当前国际直接投资概况的基础上,本书首先从发展阶段、投资规模、区位分布、行业分布、投资主体进入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特征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山东省经济的具体特点和当前国际与国内的经济形势,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行业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提升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政府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战略选择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详尽的分析论证,较为详细、全面、深入地论证了山东省如何在保持原有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速度的基础上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和效益,并为山东省如何继续保持目前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势头以及如何有效地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br> 本书首次采用投资头寸指数(IPI)和计量模型探讨了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阶段。根据回归结果以及IPl分析,山东省正处在投资发展周期(IDP)理论第二阶段的后期,并正在向着IDP理论第三阶段迈进,这标志着山东省国际直接投资正发生质的变化,即专业化国际直接投资过程的开始。随着山东省内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山东省政府应鼓励本省企业到国外的一些比较所有权优势最强的部门进行投资,更多地发挥自身的内部化优势,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br> 本书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首次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着显著的互补效应而不是替代效应。为此建议山东省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鼓励、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以贸易促进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br> 本书首次构建了一个国内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方式选择的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均衡分析我们发现:(1)当跨国企业对目标市场的出口成本增加时,企业更倾向于绿地投资;(2)当目标市场的有效需求下降的时候,虽然跨国企业到目标国进行绿地投资并非是理想的,但是对于目标市场中的现存企业而言,绿地投资成为一个可信的威胁,出口成本的提高使这一威胁更加可信,从而为企业跨国收购目标市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谈判空间。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形下,山东省政府应该创造有利条件,鼓励省内企业通过并购方式“走出去”,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并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结合其他各种进入国外市场方式的优缺点,山东省对外投资主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新建企业、非股权方式、战略联盟、离岸商业运作、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等方式进入国外市场。<br> 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应坚持产业和区位选择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_升级相结合的原则,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利益和产业结构升级_的实际要求出发,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和实际条件,将资源开发作为山_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重点;抓住时机,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山东省成熟产业的对外转移力度;加大山东省对非洲大陆的直接投资力度。<br> 在提升国外投资方面,提出了山东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提升的战略选择,包括建立规范的生产管理流程,通过“走出去”获得技术,在海外设立或并购研究和开发机构,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不断进行技术累积与改进、技术自主创新等。<br> 山东省政府应通过增加政府资金支持、强化指导、推动企业多方式对外合作、改善强化信息服务、完善对外投资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等措施来服务于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 <br>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外投资活动是一个预测、识别、规避和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对非洲地区的投资近年来增长较快。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东道国对外国投资限制等不确定因素增加,从而加大了中国对外投资的风险。本书从寻找和建立与资源国利益共赢的长效机制、培养具备处理各种商业风险能力的人才以及解决各种文化冲突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和管理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建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