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投债:中国式市政债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25133
  • 作      者:
    周沅帆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周沅帆,湖南省邵阳市人,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成员。现任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评级总监和评审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信用评级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特别评议委员会专家代表、《证券时报》2009年度上市公司价值百强暨中小板五十强评选委员会专家委员、新浪网和北京大学举办的优秀基金管理公司和具投资价值基金产品评选活动专家委员会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城投债:中国式市政债券》从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融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市政债券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同时结合发达国家市政债券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中国城投债的产生背景、意义及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国城投债的发行与定价规则,以及城投债的评级(包括评级思路、与一般企业债券评级的不同、增信以及增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后,《城投债:中国式市政债券》结合中国城投债的特点,分析其信用风险来源,并从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提出了防范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对策及建议。在对前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分析了中国城投债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投债发展的建议。最后,对中国发展市政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发展市政债券的具体方案。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城投债已具备市政债券的大部分特征,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书系统地对中国城投债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成熟市场地方公债的制度安排,结合中国城投债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中国城投债的发展思路,对城投债市场的发展与监管具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参考价值,并必然会对城投债市场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巴曙松,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随着中央政府加快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清理,城投债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书在综合分析城投债产生背景、运作模式、与普通债券和国外市政债券的异同,以及对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提出将城投债作为一个独特的债券品种,并将其逐步规范发展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市政债券,为城投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思路。
    ——曹和平,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金融咨询决策专家委员会成员,云南省政府经济顾问
展开
精彩书摘
    3.1.1 美国市政债券的演变阶段
    美国市政债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内战前、内战后至1910年、1910~1956年和1956年后四个阶段。①
    1.第一阶段:内战前
    这是市政债券的初始阶段,以州政府负债需求为主。19世纪20年代,美国许多州都致力于发展各自经济,主要是修建公路和开通运河等基础设施。1825年,纽约州筹资修建伊利运河的成功,使得其他州都纷纷修建运河。这段时期,投资于运河建设的资金共达1.88亿美元,其中多数来自州和地方金库,约占总资金量的73%,而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投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州政府对国外投资者发行的债券。②这个时期主要是州政府发行市政债券,而地方政府参与的比较少。相应的,19世纪40年代以前州政府的负债需求及债务就明显大于地方政府。1843年,州政府的负债总额为2.31亿美元,而地方政府债务仅为2750万美元。但随着经济的萧条和债务的增多以及部分运河的效益不理想,很多州政府陷入了债务危机,政府信用受到巨大冲击,发行债券也受到很大打击,市政债券的发展也陷入低谷。
    2.第二阶段:内战后至1910年
    这是市政债券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地方政府的债券迅猛发展,而州政府的债券发展则相对较慢。这是因为19世纪40年代前后的危机使得州政府的信用严重受损,地方政府的信用则相对提高,在投资者看来,地方政府的市政债券比州政府发行的债券更加可靠和安全。同时,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美国的工业化脚步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规模明显扩大,仅仅依靠州政府来解决城市建设资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各州纷纷通过立法,允许地方政府为铁路和运河等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城市不断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市政公共建设。截至1912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经达到34.7 6亿美元,比1860年增长了16倍,而这个时期州政府债务仅增加约1/3。
    3.第三阶段:1910~1956年
    这个阶段为州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同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最初的20年是美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的时期,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这个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随着20世纪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在美国家庭的普及,居民对市内街道、跨区公路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促使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的投入,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市政债券的发行。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本书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市政债券及城投债的基本概念
2.1.1 市政债券
2.1.2 城投债
2.2 城投债是中国式市政债券

第3章 国际市政债券的经验
3.1 美国市政债券
3.1.1 美国市政债券的演变阶段
3.1.2 美国市政债券的种类
3.I.3 美国市政债券的特点
3.1.4 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者
3.1.5 美国市政债券的投资者
3.1.6 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流通及偿还
3.1.7 美国市政债券的监管
3.1.8 美国市政债券的风险防范
3.2 日本地方公债
3.2.1 日本地方公债的发展演变
3.2.2 日本地方公债的种类
3.2.3 日本地方公债的投资方向
3.2.4 日本地方公债的资金来源
3.2.5 日本地方公债的发行、流通及偿还
3.2.6 日本地方公债的监管
3.3 法国地方公债
3.3.1 法国地方公债概况
3.3.2 法国地方公债的使用范围及偿还
3.3.3 法国地方公债的风险防范
3.4 澳大利亚市政债券
3.4.1 地方政府国库公司“公司债券”融资模式的来源
3.4.2 国库公司融资模式的具体运作
3.4.3 国库公司“公司债券”和中国城投债的比较
3.5 其他国家的市政债券状况简介
3.5.1 英国的市政债券
3.5.2 德国的市政债券
3.5.3 波兰的市政债券
3.5.4 菲律宾的市政债券
3.5.5 韩国的市政债券
3.6 不同制度的比较和评价

第4章 中国城投债的产生背景、现状及意义
4.1 中国城投债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4.1.1 分税制改革
4.1.2 城市化过程中建设资金的需求巨大
4.1.3 现行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发行债券
4.1.4 城投债自身优势
4.2 中国城投债的发展历程
4.3 中国城投债发行现状
4.3.1 城投公司企业债券
4.3.2 城投公司中期票据
4.3.3 城投公司短期融资券
4.4 中国城投债税收现状
4.5 中国城投债的意义
4.5.1 加快城市化发展._
4.5.2 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境
4.5.3 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4.5.4 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5.5 促进债券市场发展

第5章 中国城投公司及其与日本地方融资平台比较
5.1 中国城投公司
5.1.1 设立机构及控股股东
5.1.2 业务分布
5.1.3 所属地区行政级别
5.1.4 高级管理人员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5.1.5 资产分析
5.1.6 负债分析
5.1.7 收入与利润分析
5.2 中国城投公司与日本地方融资平台的对比
5.2.1 分类及特征比较
5.2.2 业务分工
5.2.3 演变与现状
5.2.4 相关法律法规
5.2.5 预算与决算
5.2.6 建设投资情况
5.2.7 建设资金来源
5.2.8 经营状况
5.2.9 管理者的选拔与任用

第6章 中国城投债的发行规则与定价
6.1 城投债的发行与审批
6.1.1 城投债的发行条件
6.1.2 城投债的审批流程
6.2 城投债的承销与上市
6.2.1 城投债的承销
6.2.2 城投债的上市流通
6.3 城投债的监管
6.3.1 主要监管部门
6.3.2 主要监管制度
6.4 城投债的定价
6.4.1 城投债利差影响因素
6.4.2 城投债利差定价模型

第7章 中国城投债评级
7.1 城投债评级思路
7.2 城投公司主体评级
7.2.1 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7.2.2 地方政府因素分析
7.2.3 城投公司自身经营状况与财务实力分析
7.3 城投债增信
7.3.1 第三方担保与抵/质押担保增信原理分析
7.3.2 城投债增信现状
7.3.3 完善城投债增信体系的重要意义
7.3.4 完善城投债增信的建议

第8章 中国城投债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与防范
8.1 中国城投债信用风险来源
8.1.1 城投公司经营与财务风险
8.1.2 制度性风险
8.1.3 地方财政风险
8.2 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机理
8.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
8.2.2 地方财政收支风险的形成机理
8.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分析
8.3.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
8.3.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8.4 地方政府合理举债规模的确定
8.4.1 国外地方政府举债情况
8.4.2 国外对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控制
8.4.3 中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确定
……

第9章 中国城投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第10章 中国需投合发行规模
第11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