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百年沪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207793
  • 作      者:
    朱国栋, 刘红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国栋,上海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学与商业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代表性著作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上海服务市场》、《无店铺销售》、《上海商业史》、《上海移民》等。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
  刘红,上海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管理学与商业经济的双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代表性著作有《人力资源管理与实务》、《无店铺销售》、《上海移民》等。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何谓沪商?我认为,沪商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商帮,如晋帮、徽帮、浙帮、闽帮、粤帮等。它也不是沪帮或上海帮,实际上上海从未形成沪帮或上海帮。上海县原本就是移民县城,上海县的商人来自全国。早在明代就有很多徽商、秦晋商等内地商人旅居上海。清代上海县城云集的各地商人远超明代,其中有随海上贸易而来的江、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商人,且越来越具重要地位。如广东潮州商人,福建泉、漳商人,江苏青口商人,浙绍商人,浙宁商人等。随北洋航运而来的有山东的胶西商人、菜帮商人、乳帮商人,还有苏乍商人、关东商人以及早有名气的徽商、晋商等。清代本地籍的上海商人仅占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全国各地商人。
  沪商是上海开埠后形成的。1843年上海在殖民主义炮火下被迫开埠,开埠后各国商人紧随外国殖民主义者而来;稍后出现买办商人;清政府在上海举办洋务企业形成了近代官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又涌现出一大批民营工商企业家。
展开
精彩书摘
  中法学堂由法租界公董局设立,是一所以教授华人法语为主的学校,原名“法文书馆”,创建于1886年。现为上海市光明中学。
  1886年,因为法租界华籍巡捕不懂法语,难以执行任务,法租界公董局董事萨坡赛提议办一所专授法语的义务学校。于是公董局从慈善救济费中抽出600两银子,在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63号,办了“法文书馆”。同年2月26日开学,第一期招生100名,专授法文。夜间附设补习科一个班,专授法租界华籍巡捕初级法语。所有学生一概免去学杂费,书籍也由学校免费发给学生。
  1911年,因原处要建电站,法文书馆曾一度到宝昌路(后改名霞飞路,即今淮海中路)的尚贤堂上课。1913年在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自建新校舍,改名中法学堂。校舍是三层楼房,进门是长廊,一层是教室,二层是校长室、办公室、音乐室和放映室(放映法国拍摄的新闻片、科教片及一些法国殖民地风光的影片,各班轮流观看),三层是修士宿舍、活动室、图书室(无中文书籍)。1923年,又在原教学楼东翼增建了与原建筑对称的三层楼房。两幢建筑浑然一体,平面布局呈“凸”字状,建筑外墙为清水黄砖墙,白石灰勾缝。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分层装饰白色腰线,庄重简洁,为新艺术派与罗马风格混合的折中主义形式。三层屋顶前上方,原有法文“法公董局设立中法学堂”,现为“光明中学”四个金字。教学楼建筑面积6725平方米。围墙内是大操场,操场内是一个小型足球场,操场四周设田径跑道和体操设施。该校在总务室设置的法国母钟,可控制每一个教室的子钟,这一设施当时堪称一绝。
  192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凡在中国境内的任何学校必须向教育部和当地教育局立案或备案,并采用中国政府规定的学制。当时上海租界内的许多教会学校都备了案,只有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设立的学校始终我行我素,学制也不改变。
  中法学堂对外虽称有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但实质与法国及其殖民地的学校一样,分小班、中班、超班等,坚持法国学制。小班每日均上国文、法文各三课时;中班每日除上国文一课时外,其余五课时的课程均以法文上课,数学、物理、化学课本也是法文;超班学科与法国国内中学完全一致。此外还设特别班,专为具备中学资格、汉语顺畅、有志于补习法文的青年而设,每天上国文一课时,法文五课时。学生毕业后,由学校保送到公董局、巡捕房、救火会以及法国、比利时等法语国家的在沪企业、银行供职;优秀学生派赴法国深造。学校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众多华人子女入洋学堂读书。杜月笙、张啸林等人的儿子均在此上学,上学时还跟着保镖。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开埠
第一节 在屈辱中开埠
一、悲壮的吴淞保卫战
二、参加鸦片战争的传教士郭士立
三、巴富尔宣布上海开埠
第二节 租界的形成与扩充
一、租界起源
二、美、法租界的形成和英租界的扩充
三、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居”
四、英美租界的合并与公共租界的形成
五、法租界的两次扩充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丧失
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行政权的发端
二、清末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三、公共租界工部局
四、租界巡捕房
五、华人巡捕黄金荣
六、法公董局设立中法学堂
七、租界会审公廨
八、万国商团
第四节 租界被收回租界
二、跑马厅土地的收回

第二章 洋行
第一节 1853年之前开设的洋行
一、鸦片贸易起家的怡和洋行
二、宝顺洋行的兴衰
三、独霸长江航运的旗昌洋行
四、《字林西报》与字林洋行
五、1853年外滩风景线
第二节 19世纪下半叶开设的洋行
一、稳健发展的太古洋行
二、“跷脚沙逊”与新沙逊洋行
三、以贩卖军火著称的礼和洋行
四、“美孚灯”与美孚洋行
五、广开财源的鲁麟洋行
六、投资上海纺织业的三井洋行
第三节 20世纪开设的洋行
一、卜内门洋行的商战乏
二、“地皮大王”哈同与哈同洋行
三、“张聋彭”拒迁祖坟
四、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经历
五、雷士德与德和洋行

第三章 买办
第一节 怡和洋行、宝顺洋行买办
一、沪上“康摆渡
二、从买办到独立商人的徐润
三、郑观应与《盛世危言》
四、为国争利的买办唐廷枢
第二节 汇丰银行买办
一、汇丰银行的首任买办王槐山
二、汇丰银行的买办世家
第三节 其他洋行买办
一、“阿德哥”与“会审公廨”案
二、朱葆三大出殡
第四节 另类买办——杨坊与华尔洋枪队

第四章 洋务
第一节 李鸿章与盛宣怀
一、李鸿章到上海
二、洋务总管盛宣怀
第二节 洋务企业
一、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工厂
二、轮船招商局与洋商的竞争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的风雨历程
四、中国的第一家银行
五、近代中国最早的假币案
第三节 新式学校
一、广方言馆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三、徐寿父子——我国近代科技事业的先驱
四、西学传播大师——傅兰雅
五、南洋公学
六、墨水瓶事件和爱国学社
第四节 洋务官员策划东南互保
第五节 洋务官员的临终嘱咐

第五章 金融
第一节 上海钱庄
一、清末民初的货币
二、上海钱庄与银行
三、秦润卿——上海钱业第一人
第二节 外资银行
一、英国银行独霸时期
二、第一家总行设在中国的外国银行
三、外国银行六强并存与竞争
……
第六章 商业
第七章 航运业
第八章 制造业
第九章 新闻出版
第十章 娱乐业
第十一章 商人与政府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