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徽”、“商”(或“徽”、“贾”)二字已经相连成词,成为表达一个特定概念的名词而被时人广泛应用。明中叶以来,“徽商”、“徽贾”等词已屡见于记载。从许多例句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使用“徽商”一词时,徽商单个人的特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共同特征;而徽商的共同特征又与其他商人不同,他们是一群特殊类型的商人。就是说“徽商”既是从许多单个人的徽州商人特性中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又是从“商人”这个属概念中划分出来的种概念。尽管在当时“徽商”一词还没有被当作表达单独概念的专有名词使用,但由于徽商有其共同利害,共同特征,他们又往往结伙经商,共同行动,所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早已把徽商视为一个群体了。万历《嘉定县志》载: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他镇,比为无赖吞食,稍稍徙避,而镇遂衰落”,在这里,徽商的去留是采取统一行动的;南翔镇的无赖们则专门“蚕食”徽商,而不殃及其他商人,对于徽商则统统加以“蚕食”,而不区别对待;《嘉定县志》的作者则把南翔镇盛衰的原因归结为徽商的聚散。他们都是把徽商作为一个群体对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徽商”一词的出现乃是徽州商人群体的形成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成化年间,“徽商”一词就已在松江一带流行了。《云间杂识》载:“成化末,有显宦满载归,一老人踵门拜不已。官骇问故。对日:‘松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今赖君返之,敢不称谢。’”松江是徽商早年最活跃的地方,徽商一词首先在这里流行是合乎情理的。
(四)作为徽商骨干力量的徽州盐商已在两淮盐业中取得优势地位。明初行开中法,那时徽人虽有赴边纳粮、办引行盐者,但毕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竞争不过山、陕商人。及至成化末弘治初,开中折色法逐渐推行,使盐商得免赴边纳粮之苦,从而为徽商经营盐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开中折色法推行之初,徽人便乘地利之便,大批涌向扬州,把持盐利。这时山陕商人虽也纷纷南下与徽人争利,但他们远离故土,力不从心,其势力也不得不屈居徽人之下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