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效应及对策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92675
  • 作      者:
    许梅恋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高速发展,贸易顺差连连攀升,2005年对外贸易顺差额突破1000亿美元,2006~2008年贸易顺差继续连创新高。巨额对外贸易顺差带来一系列的内外部问题,如汇率升值压力、贸易摩擦、环境污染等,引起学术界对贸易顺差认识的重新反思。贸易顺差是利是弊?是否还需要继续追求贸易顺差?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效应及对策分析》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对贸易顺差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包括:(1)贸易顺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2)贸易顺差的具体构成,包括国内地区构成、国外来源构成、商品构成、经营主体构成、贸易方式构成等,对贸易顺差具体解构,归纳出贸易顺差的特点,为下文分析贸易顺差的经济效应奠定基础;(3)贸易顺差带来了怎样的经济效应?有哪些利弊?(4)贸易顺差是如何形成的?其具体成因有哪些?《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效应及对策分析》从供给和需求、制度变迁以及政策、统计等方面分析了贸易顺差形成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主要因素和非主要因素;(5)贸易顺差的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效应及对策分析》从内外部因素分析了其未来的走势;(6)如何处理贸易顺差?《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效应及对策分析》提出了处理贸易顺差的三个层次:适当控制顺差、优化顺差和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妥善利用顺差。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效应及对策分析》主要运用发展、辩证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以及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理论意义在于推动相关国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实证运用并加以发展,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我国如何对待和处理贸易顺差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前面提到的《解剖中国的出口增长》一文中,两位美国研究者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的增长,并将后者进一步分解为新产品创造率和老产品消失率之差。她们的结论是,中国出口增长几乎完全源于已有产品出口数量的扩张,而来自于新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非常小。在133个非经合组织国家中,中国出口广度的增长率只排在第100位。
  萨缪尔森在论及世纪之初国际经济的两个核心问题时,首先讨论了竞争力和生产率之间的差别。他指出,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商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国内外产品的相对价格;而生产率则是每单位投人所获得的产出量。一个国家出口竞争力的高低和它的生产率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一个国家生产率的提高导致该国出口商品相对于其他国家同类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该国的出口竞争力提高了。但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不一定源于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是源于倾销行为和汇率等其他因素。萨缪尔森对竞争力和生产率的区别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对外贸易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出口竞争力非常强大,但它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支撑的?如果没有生产率的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还能持续多久?因此,如何提高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技术含量应该是未来制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考虑要素。
  分析我国顺差商品结构及其国际竞争力,可以发现:杂项制品以各种指标衡量其国际竞争力都较强,但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且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机电产品和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占世界份额较大,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但竞争力仍然较弱;机电产品和轻纺、橡胶、矿冶产品竞争力呈上升趋势,轻纺、橡胶、矿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于机电产品。那么,哪些产品未来可能成为我国的主要顺差商品呢?这要结合我国的出口结构变化进行分析。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我国贸易顺差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及其作用
第三节 我国贸易顺差概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贸易顺差的构成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贸易顺差的地区构成
第二节 贸易顺差的商品构成
第三节 贸易顺差经营主体构成
第四节 贸易顺差的贸易方式来源分析
第五节 贸易顺差构成及其质量的国际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贸易顺差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关于贸易顺差效应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我国贸易顺差之利
第三节 我国贸易顺差之弊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
第一节 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各种理论
第二节 从国内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贸易顺差的原因
第三节 从外部供给与需求角度分析贸易顺差的原因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对外贸易发展
第五节 其他原因
第六节 我国贸易顺差原因的国际比较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对外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
第二节 影响贸易顺差发展的内部因素
第三节 影响贸易顺差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四节 影响贸易顺差发展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 我国对欧美贸易顺差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处理我国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正确认识贸易收支平衡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日本和德国处理对外贸易顺差的措施及启示
第三节 正确处理我国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控制顺差
第四节 正确处理我国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优化顺差
第五节 正确处理我国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