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从宏观层面即国家层面看,对自主创新模式的研究尽管在数量上不是很多,但还是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龙开元(2005)认为创新区域化是自主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区域开展自主创新,要开展集群创新战略、企业推动战略、技术集成战略、核心技术突破战略。其理由在于:产业集群大大降低了自主创新的风险和费用,增强了区域学习能力,提高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区域应大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借以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基本“细胞”,最了解市场的技术需求;而政府与研究机构、大学对市场的灵敏度比较低,对市场的技术需求把握不准,一些研究机构与大学的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和针对市场需求。因此,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企业推动战略。而实施技术集成战略的理由是:目前,产品创新在面临的技术选择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对一个产品的所有技术知识进行探索,在绝大部分项目与产品都是一项系统工程的今天,竞争的优势赋予了最善于选择技术的企业而不是最善于创造技术的企业。在我国各地区技术水平低于国际水平的条件下,想赶超国际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实施技术集成战略,即以提供特别功能与优点为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或零部件进行组合、优化,创造出最佳技术(或零部件)组合、整体功能独特、技术水平先进的新产品。最后,实施核心技术突破战略是鉴于产品技术日益复杂繁多的情况,自主品牌产品所需技术不可能全部自主研发,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才是开发自主品牌产品唯一可行的途径,也是最佳的途径。同时,当某项核心技术开发成功之后,很可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品的诞生,形成创新集群现象。并且,当自主创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掌握了某项核心技术,就可借助专利的保护,通过控制关键性核心技术的转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某种产品甚至整个行业技术发展的进程,长时期垄断竞争优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