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数十个民族的不同人文与建筑风情,有着地跨数千里的多样化山川地貌,中国从来都不缺乏光辉灿烂的建筑文明。北京四合院、徽派民居、延安窑洞、苏州园林、山西大院、西南吊脚楼、福建土楼、云南一颗印……这些曾经被视为最能代表中国城市建筑特色的部分,不仅是作为一种建筑居住的形式,更多地被赋予文化、历史的含义——至少从这些建筑样式上,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劳动者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契合的努力身影,而现在它们多数被挤压在城市的一角,或是在偏僻的乡村,或正面临着全部消亡的境地。曾几何时,这些中国特色的建筑被城市的管理者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标志和名片加以建设和保护,但是在城市越来越高的天际线笼罩下,在新建筑势如破竹的形势下,最终得以保存多少,又能代表多么厚重的历史文化!因此,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城市的趋同、特色的丧失,是谁偷走了城市的灵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认为,在建设过程中,我国许多城市不重视自然环境,不重视文化取向,而是紧跟欧美,在价值取向上,显得过于功利化。各地欧式建筑、美式建筑蜂拥而起,洋建筑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卖点之一,而传统建筑风格备受冷落。这些是当今城市建筑失去特色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亦指出:“包括投资方、决策者、群众乃至设计师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员,意识的匮乏是造成‘千城一面’现象的根本原因。唤醒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才能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