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98971
  • 作      者:
    王福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经济学理论变迁中“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人们开始怀疑要素禀赋理论的普遍实用性。在此推动之下,导致了比较优势理论在两个方面得到快速发展:一是继续沿着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的假设,引人人力资源、土地等更多要素来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另一个是放弃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的部分重要假定,更换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拓展,逐渐演化成为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新主流。<br>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迄今,揭示了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并解释了产业间的贸易现象。《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尽述相关经济学理论,并用国际分工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剖析产业内的分工与升级问题,并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中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演进历程为例,在此基础上就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及其对策选择作了周密翔实的论证。<br>    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经济学中基本理论之一,是分工、交易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装备制造业对于国计民生而言,是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呈现出以跨国公司为转移主体、以高端产业为转移领域、以兼并和收购为转移形式、以价值链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为手段、以中国为主要接受国家五个新趋势。《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在此基础上,以个体显现共性,从辽宁省装备制造救升级这一具体论题出发,就装备制造产升级的宏观调控、路径选择及实证分析等重大问题作了较为翔实深入的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福君,男,1968年2月出生,辽宁省宽甸县人。199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鞍山师范学院教授,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研究。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俄罗斯利佩茨克国立师范大学进修。先后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辽宁省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学习。高校授课主讲《统计学原理》、《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国民经济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先后在《财经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商业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3部;主持科研和教改项目9项,参与并完成省级立项13项。其主持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获2009年第六届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所撰学术论文多次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以比较优势演化为理论指导,以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和转移为背景,立足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遵循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单一产业系统内各个行业之间差异性和有序性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产业内升级的理论和目标以及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从比较优势演化的角度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并纵向梳理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演进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及其对策选择。对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而言,是一部立论厚实、视角开阔、取材真实的学术专著。
展开
精彩书摘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及选择正确的制度都有利于降低装备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道德风险,而且我国已经加入WT0,融人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制度成为了约束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WTO是一个国际组织,但却是一个调整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组织,它决定了各成员国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贸易、生产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和规章。<br>    产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产权问题是束缚辽宁省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国家提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背景下,辽宁省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不影响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的大型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加快股份制步伐,推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降低国有资本的比重。要积极鼓励中直企业、国外省外企业、民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重组上市、转让股权等途径,参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国有装备企业可以通过出售、租赁、合资、兼并等形式,吸收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分离出来的专业化配套企业。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要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整合国有资源,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在投入机制、资产重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完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落实企业主辅业分离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br>第一节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述评<br>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br>二、比较优势理论的演化进展<br>三、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br>四、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研究评析<br><br>第二节 产业内升级理论<br>一、产业内升级的涵义<br>二、产业内升级的目标<br>三、产业内升级的经典理论<br><br>第三节 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br>一、分析工具介绍<br>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br><br>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分类和研究现状<br>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br>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研究述评<br>三、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br><br>第二章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br>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分析<br>一、国际环境分析<br>二、国内环境分析<br><br>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br>一、消费需求的引导机制<br>二、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br>三、产业生命周期的内生机制<br>四、比较利益的驱动机制<br>五、资源要素的原动机制<br>六、制度条件的外部动力机制<br>七、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的带动机制<br><br>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分析<br>一、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br>二、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br>三、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因子分析评价方法<br><br>第三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br>第一节 美、日、韩三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启示<br>一、美国装备制造业重振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br>二、日本装备制造业赶超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br>三、韩国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分析<br><br>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br>一、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比较<br>二、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比较<br>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度条件比较<br>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br><br>第三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区域比较<br>一、长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br>二、珠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研究<br>三、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比较优势分析<br>四、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之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比较<br><br>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比较<br>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历程<br>二、装备制造业与加工制造业的比较<br><br>第四章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br>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分析<br>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br>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空间特点分析<br>三、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特点分析<br><br>第二节 基于“七因素分析法”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定性分析<br>一、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分析<br>二、国内市场需求比较优势分析<br>三、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比较优势分析<br>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比较优势分析<br>五、机会比较优势分析<br>六、政府比较优势分析<br>七、区位比较优势分析<br><br>第三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br>一、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步骤<br>二、辽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的主成分分析<br>三、结论与建议<br><br>第四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评价<br>一、装备制造业内部技术结构高度化评价<br>二、装备制造业内部资产结构高度化评价<br>三、装备制造业内部劳动力结构高度化评价<br>四、装备制造业产出结构高度化评价<br>五、结论<br><br>第五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br>一、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弱化的表现<br>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原因分析<br><br>第五章 比较优势演化中的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与对策<br>第一节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br>一、技术创新推动模式<br>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br>三、外向带动发展模式<br>四、三种模式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br><br>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与保障<br>一、制度变迁是打破装备制造业“锁定效应”的重要外部动力<br>二、制度变迁是实施装备制造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br><br>第三节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的对策<br>一、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br>二、加强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br>……<br>参考文献<br>附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