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经济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99466
  • 作      者:
    李石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石新,(1970-),男,湖南新化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员,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第四届政协委员。1993年6月中南财经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研究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9项。先后在《经济学动态》、《中国软科学》、《当代经济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模型和计量检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对已有研究、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状况,以及贫困基本理论进行筋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结构,以及经济发展质量三个方面研究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①经济发展速度方面主要分析高速增长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趋势和渠道,以及外贸扩大的农村贫困变动效应;②经济发展结构方面主要分析农业发展及其结构变动,非农就业发展,城乡居民结构变动,以及所有制结构变动等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③经济发展质量方面主要分析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渠道,以及物价变动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Kakwani和Subbaro等人的贫困分解模型进行修正,引入贫困弹性概念,构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贫困减少的评价指标,并对中国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农村贫困减少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运用SURE法、SYSTEM GMM法和尝试法,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各因素的贫困变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经济高速增长和结构优化迅速地推动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不断恶化的不平等则弱化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
展开
精彩书摘
  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分流会对农村贫困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br>    其一,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会减少流向城镇的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从而阻碍农村贫困的减少。下岗职工的存在,扩大了城镇失业队伍,使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迁居城镇的农村居民的就业压力增大,从而间接地阻碍农村贫困减少的进程。从上表中可知,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后,经过再就业工程重新进入就业行列。自1998年以来,再就业职工数量相当巨大,就1999年一年就有492万人通过再就业重新找到工作。尽管进城务工和迁居城镇的农村居民的就业范围与下岗职工的就业范围不尽相同,但也有很多交叉领域。如家政服务、服务行业以及简单操作的制造业,存在较大的重叠性。根据劳动就业保障部2003年的抽样调查,在民营的电子和玩具制造业中,53%的职工来自于城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只有不到24%的职工来自于农村。这就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职工下岗分流,通过再就业减少了农村流向城镇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村贫困减少的进程。<br>    其二,下岗职工消费水平的降低会增加基本农产品的消费,从而增加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收人,改善农村贫困状况。一般来说,下岗职工的收入水平在下岗之后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至少在重新再就业之前是如此,特别是一部分下岗职工的收入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城市人口的贫困状况,这是一种典型的体制转型所引起的贫困。<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导论<br>第一节 贫困问题的严峻性<br>一、世界贫困问题<br>二、中国农村贫困问题<br>第二节 发展与贫困关系研究的意义<br>第三节 文献综述<br>一、增长与不平等的关系:库兹涅茨假说及其讨论<br>二、增长与贫困的关系:国外争论述评<br>三、增长与贫困变动:国内研究综述<br>四、简评<br>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br>一、研究目的<br>二、研究方法<br>第五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br>一、研究内容<br>二、研究思路<br>三、创新特色<br><br>第二章 贫困的基本理论<br>第一节 贫困的定义与分类<br>一、贫困的概念<br>二、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划分<br>三、贫困的其他分类<br>第二节 贫困的形成机理<br>一、经济学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br>二、社会学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br>三、环境学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br>第三节 贫困的测度<br>一、贫困线及其确定方法<br>第四节 贫困测度指标<br>一、贫困发生率与贫困缺口<br>二、森(Sen)贫困指数<br>三、CHU贫困指数<br>四、FGT贫困指数<br><br>第三章 中国农村的贫困与反贫困<br>第一节 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br>一、概况<br>二、当前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br>三、当前农村贫困的原因<br>第二节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反贫困<br>一、中国农村反贫困的进程<br>二、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成就<br>三、目前存在的问题<br><br>第四章 经济发展速度与农村贫困减少<br>第一节 扶贫开发与农村贫困减少<br>一、扶贫资金及其减贫效率<br>二、经济增长与扶贫资金减贫效率的比较<br>第二节 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br>一、概况<br>二、特征<br>第三节 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减少的影响<br>一、影响方向<br>二、影响程度<br>三、影响趋势<br>四、影响渠道<br>五、其他渠道<br>第四节 外贸扩大与农村贫困减少<br>一、现有研究的争论<br>二、理论模型<br>三、改革以来中国的外贸增长<br>四、外贸增长对农村贫困的影响<br>五、统计检验<br><br>第五章 经济结构变动与农村贫困减少<br>第一节 农业发展与农村贫困减少<br>一、改革以来的农业发展<br>二、农业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br>第二节 非农就业发展与农村贫困减少<br>一、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现状分析<br>二、农村非农就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br>三、非农就业对农村贫困的影响<br>第三节 城乡居民结构变化与农村贫困减少<br>一、农村居民迁居城镇与城镇化<br>二、城乡居民结构变化及其对农村贫困的影响<br>第四节 所有制结构变化与农村贫困减少<br>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农村贫困变动<br>二、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贫困的变动<br><br>第六章 经济发展质量与农村贫困减少<br>第一节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测度<br>一、基尼系数及其他指标<br>二、中国的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br>第二节 改革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br>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表现<br>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br>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减少的影响<br>一、计量分析<br>二、收入分配差距延缓农村减贫的机制<br>第四节 物价变动对农村贫困的影响<br>一、改革以来中国物价水平变动状况<br>二、物价变动的农村贫困的影响<br><br>第七章 计量检验<br>第一节 中国农村贫困的分解与评价<br>一、农村贫困的分解<br>二、经济发展的农村贫困评价<br>第二节 计量分析<br>一、变量<br>二、数据与方程<br>三、估计结果<br><br>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br>第一节 结论<br>第二节 政策含义<br>一、增长战略的转移<br>二、政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