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富士康内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446536
  • 作      者:
    陈润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制造,最终幸福了谁?找准富士康事件背后的本质,挖掘中国企业困扰的根源!
    这本书所带来的,不应该仅仅是一时的激愤与指责、喧哗与骚动,而应该是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深刻的分析与总结,以及切实的改进。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润,青年财经作家,湖北浠水人。曾在南方港企、台企从事管理工作。后投身媒体,专注制造企业和IT行业,对富士康集团及其创始人郭台铭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著有《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财富青春:80后创业力》《剑客马云,刀客史玉柱》《福布斯财富故事会》《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富士康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当你读完这本书,“富士康危机”将不再是一个模糊、杂乱的事件,而会形成一张清晰的脉络图,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这是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社会的一种病痛。富士康问题的背后,更隐藏着巨大的黑手,既有监管、社会公平和幸福感的丧失,更有外国企业资本霸权的盘剥!本书将为您揭开:
    ——富士康帝国,是模式为王,还是靠“血汗”的支撑?
    ——“N连跳“,是一个企业与一代人的冲突,还是人性关怀的丧失?
    ——富士康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样的黑手?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过?中国企业的出路在那儿?
展开
精彩书摘
    1、
    在5、6月的媒体重要版面中,除了上海世博会,郭台铭与富士康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围绕他产生的话题既有惋惜与遗憾等同情词汇,也有谴责与质疑的愤怒表达。“十二连跳”是绝望者留给这个时代的硕大问号,同病相怜的情绪迅速在年轻人中间蔓延,一时间,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成为最流行的表达方式:“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2、
    来自香港的金融学教授郎咸平在博客中就“富士康事件”发表看法,直指“背后黑手”就是乔布斯的苹果公司。这位54岁的中年人留着一头刚硬的灰发,老成的面庞上洋溢着明星气质,他自认为是一个“喜欢生活在闪光灯下的学者”。在他看来,苹果2006年上半年销售量为850万台,同比增长61%,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可为其代工的富士康每台产品只拿到4美元,99%的钱都被苹果赚走。除此之外,富士康的加工工时、工资标准、包括原材料、制造成本等全由苹果控制,富士康只是工具而已。
    郎咸平的说法与著名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调查数据基本一致:每台iPad平板电脑最低售价为499美元,苹果支付给富士康的代工费仅为11.2美元,只占售价的2.2%,还不到给欧美代工厂的1/5。如果郎咸平的观点成立,凶手名单上还应该加上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思科、戴尔、惠普、IBM、任天堂、北电等一长串跨国巨头的名字,它们都是富士康的客户,是“剥削剩余价值”的“幕后黑手”。
    
    3、
    有一天,一位国际大企业职业经理人问郭台铭:“你有没有上过面试技巧的课?你是如何决定聘用一个人的?”
    郭台铭答:“没有。我对人有直觉。”
    经理人问:“你有没有上过时间管理的课?你是怎样安排你的行程的?”
    郭台铭答:“没有。我的行程随着需要安排。”
    经理人问:“你有没有学过经营管理领导统御的课?”
    郭台铭答:“没有。”
    经理人问:“那么你怎样管理鸿海?”
    郭台铭反问:“如果有小混混到公司来要保护费,你怎么办?”
    经理人答:“从来没有想过,不知道怎么处理,也许去报警吧。”
    郭台铭问:“如果有员工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打架,你怎么办?”
    经理人答:“不知道……”
    郭台铭问:“如果你们有客户赖账,货交了却收不到钱怎么办?”
    经理人答:“不知道,我们法务部门会告他们吧?”
    郭台铭问:“如果公司的支票到期,而银行存款不足,你会赶三点半(台湾的银行下午三点半打烊,资金链短缺的人必须在支票兑现日的三点半前将筹到的钱存进去)吗?”
    经理人答:“不会。”
    郭台铭问:“那么你身为一个总经理,公司是怎样经营管理的?”
    这是典型的学院派经理人与草根派企业家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阐发了一个道理:企业管理能力并非仅靠商学院的前卫理论和经典案例就能培养,关键要看实战磨练,在学院教授与管理专家眼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恰恰是创业初期公司生死攸关的“死穴”。
    4、
    郭台铭常说:“成本控制是企业的基本功,基本功做好了才能谈变化。”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富士康在日常管理中精打细算至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步。
    尽管富士康在全国各地有数十家工业园,但参观者几乎看不到豪华办公楼,郭台铭的办公室也相当简朴,一张旧办公桌、一把靠椅、一台电脑、一个纸板几乎就是全部家当。虽然富士康在内地有80多万员工,规模庞大,但公司所有载客、运输车辆都是租赁的,何时、何地需要何种车型都在网上公开招租,竞争者会迅速云集而来,价低者得之。租赁不仅能节约一大笔购车费和汽油费,还能减少司机工资、管理运营等费用,仅此几项,富士康每年就能节省近亿元支出。
    
    5、
    郭台铭老家山西晋城的干部到富士康参观学习,被公司干部演算的一道简单算术题吓了一大跳,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这道题是:如果每道工序、每个零件的合格率都是99%,那么10道工序、10种零部件组装的产品合格率约为90.4%;如果三条生产线上的零件合格率都是80%,三个“80%”相乘却只有51.2%,那么组装出的产品不良率则将近50%,如果其中某条生产线出故障,不良率将更高。虽然黄金纯度没有100%,但是产品质量必须100%,每架波音飞机都有上万个零部件,任何一个零部件的合格率都不允许是99.99%,只能是100%,毕竟人命关天。
    富士康的干部话锋一转,不无激励地说:“如果一件事从做到90%满意到99%满意需要5年,那么从99%满意到99.9%满意也许就需要50年。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得更好。终极的竞争就是信心、毅力、用心的竞争。”听完这席话,晋城的干部们感慨良多,可谓不虚此行。
    
    6、
    有人说:“客户就是上帝。”也有人说:“像满足情人那样满足客户。”还有人更狠:“让客户满意到绝望为止。”客户至上的理念已成为企业界无可辩驳的最高信条。但是郭台铭认为,比客户满意更重要的是选对客户,他在评价富士康时总说:“四流员工,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如果客户选错了,一切服务都无从谈起。
    
    7、
    失败是一种希望,但重复失败却是一种绝望。学习要付出代价,代价有大有小,以最小的代价去学习是全员的责任,必须依靠大家深入、扎实地去努力,花拳绣腿和虚张声势是下一次失败的征兆。
    在富士康内部,自上而下的学习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每个员工内心都有一个朴素的逻辑:“赚不到钱是因为没能力;赚钱不多是因为能力不强,没有能力是因为没有学习,要想增加收入改变生活,就要持续学习提升能力。”同时,富士康对员工的教育投入也相当惊人,在业界众所周知。
    
    8、
    “有负责任的主管,才会有负责任的下属”,郭台铭说,“下属不懂的事情就不要让他做,要问清楚弄明白,懂了再做!”领导有教导的责任,让部下拥有责任意识和负责任的方法。有媒体认为郭台铭管理方式过于严苛,他辩解说:“我认为富士康的管理严而不苛。我处分的步骤是:错第一次,口头提醒,因为不教而诛是不对的;第二次,会郑重告诉他犯错了;第三次再犯,就一定处分。如果我第三次还不处分,往后我的话就会成为耳旁风。”
    9、
    无论在富士康内部还是公开场合,郭台铭并不避讳“独裁”的帽子。“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管理。民主是种气氛,让大家都能沟通。但是在成长快速的企业里,领袖应该带着霸气,” 他说,“今天英特尔讲十倍速时代,基本功做好才能谈变化。微软讲创新,其实背后是纪律。所以我认为,如果今天你讲民主跟纪律,我认为纪律会比民主重要。不过,我们应该照顾员工,而且员工做错,要给他机会。鸿海的员工只要是因为想做事而做错,不会受罚。受处罚的都是不想做事的。”
    在他看来,顾问、专家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什么叫顾问?顾问是抓起你的手拿你的表来看几点钟,告诉你几点钟,然后向你收费的人。什么叫专家?专家就是发生错误的时候用美丽辞藻和语言来解释错误不是他造成的人。”在这位讲求实用主义的总裁看来,“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一通电话。”不管是民主还是独裁,专家还是顾问,目的都是为提升管理效率服务,哪个管用就用哪个。
    
    10、
    尽管工资持续上涨,但人们对幸福感和尊严的追求上涨更快,按照80后、90后的说法,评价一个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并不是褒扬,年轻人需要释放个性,独立自主,与收入相比,他们更希望在劳动中得到平等与尊重。据中国企业家网在2010年7月30报道,仅广东一省在48天内就发生大小罢工36次,密集的罢工频率、长久的持续时间令人惊愕。在此起彼伏的争吵与讨论中,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呼声一路高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正是在转型期的风雨飘摇中,富士康因为跳楼事件站到了风口浪尖,一切看似偶然,却又是必然。富士康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制造业者的神经,它已成为遭遇“天花板”后的中国制造未来走势的风向标。
展开
目录
序言:做先行者不做殉道者
第一章 五月围城
死亡名单
富士康就是我的深圳
青春不能承受之重
谁在绑架“中国工人”
把悲伤留给GDP
中国制造业的时代背影

第二章 台湾来的“晋商”
0.白银帝国和“山西的事业”
成长的名字叫痛苦
一个国家是否强盛要看它的模具水平
转型:电脑连接器
打不死的蟑螂
十年磨剑,富士康横空出世

第三章 进军大陆
深圳1988
艰难上市
看得见的土地我都要了
大陆扩张路线图
全球布局

第四章 并购大业
半年内完成三大洲并购
并购汤姆逊,补强光驱短板
奇美通讯:并购,增持,再增持
普立尔启示:并购要找志趣相投的人
并购索尼海外工厂,电视机新霸主的图谋

第五章 从“3C”到“新3C”
电脑大鳄震惊业界
通讯: 必须要与富士康合作
消费电子战场的军火商
汽车市场搅局者
将数字内容产业与硬件制造相结合
渠道变革

第六章 中国制造的基本功
核心武器:CMM模式
成本控制是企业的基本功
品质是生命,是尊严
答案永远在现场
谁拥有技术,谁就是赢家
选对客户,全心服务
从学习上找根源
前10年壮大企业,后10年培养人才

第七章 经验揭秘:速度决定一切
边建厂边出货
抢到订单,步步领先
飞机速度
982原则,永远比对手快一步
快速通关,负数库存
e-Hub让供应商和市场零差距
向管理要速度

第八章 铁血帝国
独裁为公: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管理
富士康比较像一支急行军
赢在企业文化
不靠制度靠责任
没有管理,只有执行

第九章 富士康的宿命
一切远未结束
加薪不是长久之计
人与机器
大企业病:规模与效率悖论
反微笑曲线
苍狼终将消失
觉醒的新一代

第十章 同行者的力量
何享健:雄心壮志与控制哲学
王传福:追赶者的梦想
任正非:管理的灰度
柳传志:回归“技工贸”
马云:突围还是坚守

第十一章 醒来,未来
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
内迁是唯一选择
房地产迷局
政府需要做得更多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接班人选择:不做家族企业

第十二章 不只是一面镜子
幸福和尊严比成功更重要
破解“中国劫”
中国制造何去何从
后记: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
附录:富士康大事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