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出困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1561
  • 作      者:
    赵立新,汤欣,邓舸等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围绕独立董事“明责、尽责、问责、免责”的主线,本书分为七章进行论述。在第一章引言之后,第二章为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定位,从我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度设计、监管机构和法院对独立董事职能的认知及独立董事的自我认知等角度进行探讨,国内现有规则、监管机构和法院将独立董事定位为监督者,而独立董事对自身职能的定位则偏重于咨询专家,在分析比较了渐进发展论、监督论和咨询专家论几种观点后,本书认为现阶段对独立董事定位应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监督者为宜。第三章为独立董事的义务原理,在分析独立董事分别在公司法和证券法上义务的基础上,讨论了独立董事分别承担以上两种义务的关系。四章为独立董事的职责,基本上是对《独立董事行为指引》各条内容的释义和展开。第五章为独立董事的行政责任。第六章为独立董事的责任保护和激励,认为需要通过立法和相关实践使董事责任保护机制得以规范化、体系化,并且应当善用薪酬机制(强式激励机制)和声誉机制(弱式激励机制)激励独立董事适当履行其职责。第七章总结全书并提出简短的政策建议。
展开
内容介绍
    2001年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得到确立,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实践中独立芾事制度的运行效果难以尽如人意。为进一步细化独立董事的履职要求,回应独立董事明责、尽责、免责的呼声,我们组织联合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订了“独立董事行为指引”。<br>    围绕指引内容及所涉争议性问题,课题组同时撰成本书,对指引规定的理由及依据进行系统说明,对争议性问题予以深入探讨。为捕捉制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课题组对于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进行了全样本的问卷调查,还邀请江浙地区中小民营企业、在京央企及金融机构和中西部地方国企等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中的独董代表召开了四次集思广益的座谈会,对在指引基础上整理而成的《独立董事履职要点》进行专题研讨。以上问卷调查的部分结论和座谈会的全程纪录一并收入本书,借此反映指引从酝酿、草拟、修改到定稿的全貌。<br>    本书理论和实践并重,既是独立董事和研究者的案头必备,又可供公司企业和政府部门作为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引言<br>1.1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源起、发展与现实作用<br>1.1.1 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br>1.1.2 确立阶段(2001年)<br>1.1.3 发展完善阶段(2002年至今)<br>1.2 现阶段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br>1.2.1 现阶段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br>1.2.2 现阶段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中问题的法制原因<br>1.3 课题研究的基本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br>1.3.1 课题研究的基本目的<br>1.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br>1.4 《指引》与课题报告的基本内容<br>第二章 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定位<br>2.1 概述<br>2.2 “独立董事”相关概念辨析<br>2.2.1 非管理董事<br>2.2.2 独立董事<br>2.2.3 非执行董事<br>2.2.4 外部董事<br>2.2.5 无利害关系董事<br>2.3 董事会的职能<br>2.3.1 概述<br>2.3.2 董事会职能的理论探讨<br>2.3.3 董事会职能的实践<br>2.4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和发展<br>2.4.1 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br>2.4.2 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现状<br>2.4.3 小结<br>2.5 现阶段正确定位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监督者”还是“咨询专家”?<br>2.5.1 制度设计层面<br>2.5.2 监管机构及法院的认知<br>2.5.3 独立董事自我认知<br>2.6 理论探讨及本报告的结论<br>2.6.1 渐进发展论<br>2.6.2 监督论<br>2.6.3 咨询专家论<br>2.6.4 本报告的立场:以治理结构监督办主<br>第三章 独立董事的义务原理<br>3.1 独立董事在公司法上的一般性义务<br>3.1.1 概述<br>3.1.2 忠实义务<br>3.1.3 勤勉义务<br>3.1.4 善意义务<br>3.2 独立董事在证券法上的义务<br>3.2.1 信息披露的义务<br>3.2.2 董事在证券法上信息披露的义务<br>3.2.3 独立董事在证券法上的义务<br>3.3 独立董事在公司法上和证券法上承担义务的关系<br>3.3.1 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关系<br>3.3.2 独立董事在公司法上和证券法上承担义务的关系<br>3.4 上市公司的配合义务<br>第四章 独立董事的职责<br>4.1 独立董事的聘任、职责与权利<br>4.1.1 提名与聘任<br>4.1.2 职权<br>4.2 独立董事职权的行使<br>4.2.1 审议关联交易事项<br>4.2.2 审议对外担保事项<br>4.2.3 审议募集资金项目和使用事项<br>4.2.4 审议利润分配事项<br>4.2.5 选聘或更换会计师事务所<br>4.2.6 审议管理层收购事项<br>4.2.7 审议年度报告<br>4.2.8 审议其他事项<br>4.3 独立董事的主要义务<br>4.3.1 忠实、勤勉<br>4.3.2 保持独立性<br>4.3.3 最低工作时限<br>4.3.4 任职上市公司的家数限制<br>4.3.5 参加培训<br>4.3.6 出席董事会会议<br>4.3.7 工作笔录<br>4.3.8 日常工作<br>4.3.9 年度述职报告<br>4.4 参加董事会会议的规则<br>4.4.1 会前事项<br>4.4.2 会中事项<br>4.4.3 会后事项0<br>第五章 独立董事的行政责任2<br>5.1 概述3<br>5.1.1 我国独立董事法律责任认定的现状3<br>5.1.2 独立董事承担法律责任的现状5<br>5.1.3 纵向:构建以行政责任为主,民事与刑事责任为辅的法律责任机制6<br>5.1.4 横向:独立董事与内部董事法律责任的异同9<br>5.2 行政责任<br>5.2.1 我国独立董事行政责任规制现状<br>5.2.2 行政处罚过程中的责任认定及其考虑的主要因素<br>5.2.3 行政责任认定所面临的困惑<br>5.2.4 行政责任证明标准的建立<br>5.3 自律性组织的监管措施2<br>5.3.1 上交所和深交所纪律处分委员会与相关规范体系3<br>5.3.2 对比研究:证券交易所在独立董事责任认定时的异同<br>第六章 独立董事的责任保护和激励<br>6.1 概述<br>6.1.1 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功能<br>6.1.2 独立董事制度的优势与劣势<br>6.2 独立董事的责任保护机制<br>6.2.1 责任约束机制及责任保护机制概述<br>6.2.2 美国法上的责任保护<br>6.2.3 日本立法上的责任保护5<br>6.2.4 英国立法上的责任保护<br>6.2.5 小结<br>6.3 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br>6.3.1 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br>6.3.2 独立董事的薪酬机制<br>6.3.3 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4<br>6.3.4 小结5<br>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6<br>7.1 简短的结论<br>7.2 政策建议<br>参考文献2<br>附录一:《独立董事行为指引》四次座谈会会议记录<br>第一次座谈会会议记录<br>第二次座谈会会议记录5<br>第三次座谈会会议记录<br>第四次座谈会会议记录<br>附录二:独立董事相关主要法律法规<br>附录三:独立董事履职要点(讨论稿)<br>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