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城市:经济特质与二元劳动力市场:上海的实证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600893
  • 作      者:
    余佳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上海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城市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与空间组织的演变,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这有助于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全球城市”的深入认识,丰富和完善东亚发展型国家“全球城市”的特征模型与相关理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对于上海城市发展阶段和社会结构的理解,从而能够为城市经济基础的转变、社会利益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制度、政策建议。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对“全球城市”的经济特质以及“全球城市”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部专著。
展开
精彩书摘
    3.“全球城市”<br>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学者Saskia Sassen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性体系框架一‘全球城市”模型,试图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经济基础、空间组织及其社会结构作进一步的分析。<br>“全球城市”的形成与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和世界经济的空间重组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向的转变以及国际贸易的扩张,全球服务业和金融业的规模显著增长。政府管制的放松以及通讯与运输方式的变革,使得一些基础设施优越、市场环境良好的城市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和专业化服务部门的集中。由于这些城市在掌控资本、服务与信息的能力方面越来越强,逐渐在全球城市体系巾居于节点地位,并对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assen在着重分析全球经济的三个顶级城市  纽约、伦敦和东京后认为:经济越是全球化,中心功能在少数几个城市集聚的程度就越高。在上述三个城市,会融业和专业服务业已替代制造业成为城市的主导经济部门,它们不仪重塑r城市自身的社会和经济秩序,而日有能力对全球经济进行控制。因此,“全球城市”必须是世界经济关键部门所在的城市,这些城市既受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影响,又被整合到当代全球化的进程之中。<br>    sassen提出的“全球城市”概念与Frlcdmann先前定义的“世界城市”在内涵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认为这类城市是在全球化和新国际劳动分工的背景下形成,并且对全球经济的运作具有控制能力。但是,Sassen(2001:1)还强调“全球城市”在区位特征上具……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绪论<br>一、问题提出<br>二、相关概念辨析<br>1.有关城市描述术语<br>2.巨型城市与“世界城市”<br>3.“全球城市”<br>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br>1.研究思路<br>2.研究方法<br>3.篇章结构<br>理论研究<br>第二章“全球城市”的经济特质<br>一、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br>1.全球化与新经济形态<br>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br>3.“时空压缩”体验与“流动空间”理论<br>二、新国际劳动分工与全球产业的空间调整<br>1.劳动分工的转换与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特征<br>2.外国直接投资作用下的全球产业空间调整<br>三、“全球城市”的区位特征与等级位序<br>1.“全球城市”的区位特征<br>2.“全球城市”的等级位序<br>四、“全球城市”的生产者服务业与非正规部门<br>1.生产者服务业<br>2.非正规部门<br>第三章“全球城市”的二元劳动力市场<br>一、“全球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分割<br>1.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二元劳动力市场<br>2.“全球城市”的外来移民<br>二、“全球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结构<br>1.“全球城市”产业结构与职业构成的变化<br>2.“全球城市”收入结构与社会空间的变化<br>3.社会“极化”与“专业化”<br>三、“全球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与政府角色的关系<br>实证分析<br>第四章上海成为“全球城市”的经济特质<br>一、上海成为“全球城市”的实力基础<br>1.中国内地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br>2.全球资本的汇聚节点<br>二、上海的生产者服务业<br>1.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化的趋势<br>2.其他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与集聚<br>三、上海的非正规部门<br>四、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层级中的位置<br>第五章上海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差异<br>一、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br>1.户籍归属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br>2.外来劳动力及其制度性歧视<br>3.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概况<br>二、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特征<br>1.二元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br>2.二元劳动力市场的产业(行业)构成<br>3.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收入结构<br>三、二元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配置及其解释<br>1.二元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构成差异<br>2.教育因素解释职业构成差异<br>3.制度因素解释职业构成差异<br>四、劳动力市场管制的比较研究:新加坡、香港、台北<br>1.管制背景与实施政策<br>2.外来劳力的数量变化<br>3.共同特征与互相竞争<br>第六章上海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br>一、劳动力市场职业分层依据_<br>二、中心城区二元劳动力市场对应的结构变化<br>1.本地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变化<br>2.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变化<br>3.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收入结构比较<br>三、中心城区整体劳动力市场对应的结构变化<br>四、上海城市整体劳动力市场对应的结构变化<br>1.上海城市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构成变化<br>2.上海城市整体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构成变化<br>五、上海与新加坡、香港、台北社会结构<br>变化的对照<br>第七章上海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社会空间分异<br>一、社会空间与社会空间辩证法<br>二、社会空间分异与社会空间极化<br>三、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社会空间分异<br>1.研究方法的选择<br>2.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br>3.上海整体劳动力市场职业构成的空间分异<br>4.上海外来劳动力市场职业构成的空间分异<br>四、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原因与社会后果<br>1.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原因<br>2.社会空间分异的社会后果<br>五、社会空间分异的应对选择<br>第八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br>一、主要结论<br>二、研究展望<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