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场合的越位。有些场合,例如与客人应酬、参加宴会等等,也应适当地突出上司。有的人作为下属,张罗得过于积极,比如同客人认识,便抢先上前打招呼,不管上司在不在场。这样显示自己太多,显示上司不够,往往让上司不愉快。我们常从电视里看到,中央领导接见先进人物、参加宴会,一般主要领导走在前面,给的镜头要多些;照相也都是主要领导处于显赫地位,这对于我们中层管理者来说很具有借鉴意义。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以上这几种现象。中层管理者由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弄得顶头上司尤其是那些心胸狭窄的上司很不高兴,于是,到处给你“使绊子”,或不动声色地给你“穿小鞋”。可以说,越位对一个想要更好发展的中层是有很大危害的。
首先,从工作上看,高层和中层管理者是两个担负着不同分工职能的社会角色,尽管二者须密切合作和配合,但毕竟职责和与职责相应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技巧不同。若二者不是各司其职,而是互相替代、职责不清,就不可避免地要带来混乱局面。有时从局部个体看,可能是多出了力,并有所收效。但从整体全局看,由于这种出力突破了上下级的界限,又往往会影响别人的情绪和工作,影响高层上司协调职能的发挥,因而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上司从工作角度出发,通常是不允许中层管理者越位的。
其次,从与上司的关系看,中层管理者越权严重,必然会导致上司偏离帅位,大权旁落,没办法执行领导行为。因此,上司只要有能力纠正,他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出来纠正。若中层管理者屡屡发生这种行为,他就会视之为危险人物,对其处处警惕、事事留心,利用各种办法和力量来牵制。在这种上司对你治之唯恐不及的情况下,中层管理者绝无良好的领导关系可言。三国初立时期,汉献帝多次要杀曹操,就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严重越权专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