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44404
  • 作      者:
    王滨著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滨    1963年生3于沈阳,现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上海绿谷集团企划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研究室等单位工作。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院校做访问学者:出版有《自主创新纵横谈》、《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与人文新视野》、《科学精神启示录》、《创造性解决问题》等著作。学术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创新理论与创新方法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包括了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确立、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与市场规则、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股份合作制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体现了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的有机结合。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职工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出资者,这种企业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吸收了股份制的做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一。在劳动分配方式上,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按生活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因此是一种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有利于将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职工利益联系起来,使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增加,也有利于将企业经营状况与经营者的利益联系起来,使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心也大大增强;同时也有利于用职工参股企业的资金来还贷、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等,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实现扭亏增盈。
    股份制是企业制度创新的表现,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实现了规模扩张,使单个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所以股份制与社会制度无关,不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恰恰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出现的,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显示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虽然股份制不是社会主义的产物,但其中包含社会主义经济因素,是社会主义经济萌芽。所以资本主义可以用它来为自己服务,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它来为自己服务,它不姓社也不姓资。
    3.如何看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和政策。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强调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同时,将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上。“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由过去从数量上考察所占比例,转变为从功能和地位上把握。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思路。2003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一新机构,将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结合起来。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二、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市场经济的缺点分析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一、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及其实践
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反思
三、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四、渐进改革与激进改革——两种改革路线的比较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一、制度、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所有制结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确立
一、市场主体的涵义与构成
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首要主体
三、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四、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企
五、国企改制与国有资产退出引发的争论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及其完善的基本要求
二、商品市场
三、要素市场
四、市场组织
五、行政区划引起的市场开放和统一问题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与市场规则
一、市场机制与市场规则是市场运行的保障
二、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
三、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
四、三大市场规则
五、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六、市场道德与市场信用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基本内涵与目标
二、我国几次宏观调控的历史回顾
三、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四、市场经济下的计划调控
五、宏观调控的非经济手段

第八章 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
一、“对外开放”的原因及取得的成效
二、“对外开放”的内容和形式

第九章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
一、政府体制的深化改革
二、收入分配体制的深化改革
三、财政与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
四、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深化改革
结束语——正视问题与挑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