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对农业征税的政策和对农业进行保护的政策都是扭曲的政策,其对于农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固然会在短期内或表面上达到某种政策初衷,如在发展中国家达到了从农业转移资源的目的,在发达国家达到了保护农民收入的目的,但归根结底会伤害国内的农业发展,也会造成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后果。
政策不是中性的,即不会是对所有人、所有集团一视同仁的。因此,预期会受到一种政策影响的个人或集团就会千方百计影响政策的制定,目的是使政府选择的政策对自己有利。哪些人或哪些集团最终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大,取决于他们的谈判地位。具体到农业政策的选择,与之相关的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利益集团,一个是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农民,另一个是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即农产品消费者。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政治家或政策制定者在实施一项政策或取消一项政策时,是如何权衡得失的。在经济学中,政府或政府的人格化代表政治家(官员)也是与生产者、消费者等相同的一个经济当事人,也有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政治家或决策人所提供的服务是政策等公共产品,只有在其职位上,他或她才能实际提供这种服务。所以政治家或决策者的利益目标是执政机会的最大化,即尽可能得到人民或社会的支持,使自己的在位时间尽可能地长。对于这个利益目标来说,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可能起积极的作用,可以视作政治家在政治市场上的收益,但某些政策可能对其利益目标起消极的作用,则构成政治家在政治市场上的成本。显然,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政治家力图提供这样的政策,使其政治成本最小,而政治收益最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