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的力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55824
  • 作      者:
    李子旸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市场的力量》献给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奉者和怀疑者
  铅笔经济研究社李子畅为您解读
  为什么东来顺的涮羊肉“不好吃了”?
  为什么香烟变成了货币?
  为什么德国的经济复兴要感谢黑市?
  为什么QwERT键盘一统江湖?
  为什么鸦片战争与美国商人有关系?
  为什么政府是可以破产的?
  自由市场体制完全有能力解决其自身产生的缺陷
  市场的力量正在于此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子旸,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现供职于出版社。系七十年代人,网名水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虽是政治学专业,但一直爱好研究经济学,信奉并乐于向人鼓吹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
展开
内容介绍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正在面临一个重大的方向性问题:是继续坚定地走向市场经济,还是选择一些“折中”方案?作者坚持认为,中国应该,也必须坚定地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讲述的历史和现实案例表明,自由市场体制完全有能力解决其自身产生的缺陷,市场的力量正在于此。人们不必因为市场某些暂时的缺陷而选择接受“折中”方案。那些“折中”方案无一例外地比自由市场体制更差。不仅效率更低,而且更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成长。
展开
精彩书评
  李子旸并不满足于讲故事。这本书里的“故事”,或详或略,涉猎广泛。不过这些故事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不过是赋是比,而其真实目的,则在于兴——对自由的阐发与讴歌。透过这些文字,我能感受到自由就是他的宗教,他用洋洋数十万言,传达了一个年轻人对于自由经济学说的贪婪撷取与赤诚流布之情。
  ——刘丰
  刺刀之下,一个本可以年盈利数亿的银行家,看上去却只是一个很差劲的工人。一个可以让无数人精神得到满足的文学家,却只能撰写无聊的宣传文字勉强糊口。如果不能确认可以享用和支配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们就不会尽量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没人能改变这个人性的定律。
  ——作者按
  在和南下侵扰的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明朝一向胜少败多。但出人意料的是,反倒是那些经常打胜仗的游牧民族希望尽快实现和平,不再和明朝打仗。这是为什么呢?
  ——贸易造就和平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政府只有被暴力推翻的,从没听说过政府也有破产的,破产似乎只是商业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政府根本就不可能破产,那只能表明政府的财政根本没有约束。没有约束的政府可不是什么好事。
  ——政府是可以破产的
  在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美国,并不存在欧洲大陆司空见惯的贸易特权和等级制度,没有东印度公司式的握有垄断权的特许公司。那些投身贸易的美国人,要求的只是一个平等的机会,而并不致力于谋求特殊的优惠。
  ——来自美国的自由商人
  那些单纯凭借暴力手段称霸,蛮横地掠夺他人的帝国,不但如过眼云烟般很快消失,而且在被统治者心中还留下了残暴可憎的记忆。而英帝国,以自由贸易立身,以传播现代化的统治体系为手段,不但成就了帝国的伟业,而且,把英国的语言、文化、政治传统、政治制度传播到了全世界。至今,英国仍因此而受益。客观地说,世界也因此而受益。
  ——英帝国的转折点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历史上同样普遍存在着市场经济。不过,由于长期的专制统治,中国的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充分发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汉、宋、明、清等朝代,中国同样有了颇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贸易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商人们甚至去开拓海外的市场。但是,正史对商业颇为轻视,流传下来的史料并不丰富。
  明朝时,市场经济和发达的贸易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流行开来。以往历史记录几乎只关注国家政治大事,明代小说中,普通市井商人的生活第一次被大量描述。读这些小说,我惊异地发现,三四百年前的明朝人,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水平往往是今天的人还没有达到的。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许多自然灾害都会导致粮食的歉收和供应的紧张。相比现在,粮食的供应不足在当时人心中引起的恐慌肯定要大得多。那么,明朝人准备在这时做什么?
  著名的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大水,田禾淹尽,寸草不生。米价踊贵,各处禁
  粜闭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
  显然,作者凌蒙初对政府“严示平价”,也就是价格限制的做法不满,认为这直接造成了“米不入境”,也就是没人运来外地的米以缓解饥荒。
  作者继续写道:
  元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生事。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有一伙有家当囤米的财主,贪那贵价,从家里廒中发出米去。米既渐渐辐辏,价自渐渐平减,这个道理也是极容易明白的。
展开
目录
推荐序1
作者自序5
第一章 古代中国1
贸易造就和平3
明朝人的市场经济观念8
国有土地是怎样私有化的12
来自美国的自由商人16
洋务运动的终结19
纳税人会议24
汇丰银行——一个中国的故事29

第二章 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35
一百个存折的故亭37
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42
1920-1923:自由主义在中国47
纱厂危机51
1920年代的国企改制55
凭什么说中国人缺乏慈善之心58
美国参议员和中国银元危机63
“银行是银行,国库是国库”67

第三章 当代中国73
东来顺的涮羊肉还好吃吗?75
政府有多少个部才合适80
限价从来都是自欺欺人85
面对政府管制,怎样化腐朽为神奇89
“集中力量办大事”94
不必把价格同盟当回事99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三次访华104

第四章 世界各国107
“如果不能战胜他们,那么就和他们一起干!”
——德国的故事(一)109
幸好有囤积居奇者——德国的故事(二)113
一个经济学家的冒险——德国的故事(三)116
美国土地制度(上):非法定居者120
美国土地制度(下):从非法到合法125
美国城市的郊区化130
英帝国的转折点135
美国禁酒运动140
日本买下美国之后144
澳大利亚:从罪犯流放地到发达国家149

第五章 市场的力量155
键盘的江湖157
录像机的故事163
预防敲诈的办法167
善恶集于一身的专利权171
不了了之的IBM反垄断案175
说了不算做了算180
印第安人的产权制度185
捕鲸业的规则190

第六章 企业春秋195
本田有资格造汽车吗?197
摩托罗拉的往昔时光201
无情无义的消费者205
既成功也失败的福特T型车210
佳能是如何打败施乐的214
史上最大的商业失误219

第七章 政府和市场225
迈阿密的传奇227
萨赫尔的命运232
西方人给发展中国家的“礼物”238
“血汗工厂”的历史与现实243
政府多收了三五斗以后248
政府是可以破产的253
罗斯福vs联邦最高法院258
电力市场化引来的电力危机263
自由贸易和粮食安全268
利益集团挟制国家的方式273
美国酸雨计划278

第八章 变革和发展283
矿工失业以后285
当改革遇到罢工290
平等的代价:捷克私有化的挫折295
恐怖主义的覆灭300
“芝加哥小子”在智利305
开创性的洛杉矶奥运会309
战争中的经济学:轰炸什么目标效果最好?314
参考资料31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