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84358
  • 作      者:
    卢洪友,龚锋,李凌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卢洪友,男,1958年10月生,山东费县人,经济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以及中山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山东财政学院等兼职教授、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全国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政府职能、财政税收理论与制度设计、公共部门效率、政府预算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页:《分税制实际效果分析及完善对策》(1996,96CJB022);《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200l,01BJY082);《我国城市公共事业经营机制研究》(2004,04BJY023);《公共品定价机理研究》(2008,08BJYl3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基金、中国改革基金会等项目十多项。出版专著4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十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公共品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共同性外部条件。其中,基本公共品的优先、可持续有效供给是政府基本责任,而大致均等化地消费或使用基本公共品,也是城乡居民的天赋权利。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安排的主要缺陷是“一品两制”,即同一种公共品在城乡居民问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税费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制度。从“一品两制”到“统筹供给”,其实质是农村居民正当权益的回归,是建设公共财政、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的特点是从公共资源投入、公共品产出、公共品受益三个层面,以义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品为实证分析对象,揭示中国城乡二元公共品非均衡供给状况,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从“一品两制”到“统筹供给”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制度技术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br>    《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适合相关公共决策机构、政府及有关公共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财经类、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和法学类等师生阅读与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1.1.3 “统筹供给”<br>    “统筹供给”是对“一品两制”的否定,其核心内容是农村居民基本权益的正当回归。“统筹供给”意味着,要按照公共品的经济属性或“公共”程度,选择供给对象、配置公共财政资源、确定分类供给标准以及成本补偿机制等,而不是按照居民身份或城乡户籍,选择供给对象、确定分类供给及分享标准。“统筹供给”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br>    (1)法律制度的统筹制定与实施。在法律制度层面上,城乡居民应“一视同仁”地享有同等的公共品收益分享权利,并负有同等的公共品生产成本的税费分摊义务。就公共品收益分享法律制度来说,相同情况的城乡居民,如小学阶段的儿童,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居住在农村,也不论所在地区的财政经济是丰裕还是拮据,在法律上都应该享有政府提供的大致均等化的义务教育服务,不论是由中央政府提供还是交由哪一级地方政府提供,就公共品生产成本分摊法律制度而言,相同经济情况的城乡居民,如收入、消费或财产水平相同,应该承担相同的税负;经济情况不同,应该承担不同的税负。就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公共品的收益分享及税费分摊法律制度框架,基本上是以居民身份或城乡户籍为依据设定的。法律制度“统筹”应该重点解决城乡两套税收法律制度、两套非税法律制度,以及两套截然不同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公共品收益分享法律制度等难题。<br>    (2)公共品供给各环节的统筹安排。一个完整的公共品供给过程包括公共资源配置决策与投入、公共品生产、公共品分配与消费(收益分享)等。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不能仅仅只在某个环节,应该从公共资源配置决策与资源投入开始,直到公共品的最终消费和使用,都要在城乡之间进行统筹安排。在“统筹供给”的各环节中,重点是解决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统筹公共品收益分享,特别是基本公共品在城乡居民之间的优先供给和大致均等化分享问题,二是统筹公共品生产成本的税费分摊,重点是统筹城乡二元税费分摊制度问题。
展开
目录
前言<br>1 引言<br>1.1 从“一品两制”到“统筹供给<br>1.1.1 “一品两制<br>1.1.2 “一纵两横”非均衡财政制度安排<br>1.1.3 “统筹供给<br>1.2 研究目标<br>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br>1.4 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br>1.4.1 基本假设<br>1.4.2 研究方法<br>1.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br>1.5.1 基本结论<br>1.5.2 政策建议<br><br>2 文献回顾与评述<br>2.1 国外文献回顾及评述<br>2.1.1 关于财政均等化的内涵<br>2.1.2 关于财政均等化制度设计实践<br>2.1.3 关于财政均等化制度的经济效应<br>2.1.4 简要小结<br>2.2 国内文献回顾及评述<br>2.2.1 关于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及原因<br>2.2.2 为什么要“统筹供给”<br>2.2.3 关于“统筹供给”的制度路径<br>2.2.4 关于城乡基本公共品供给均等化<br>2.3 简要评论<br><br>3 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的必要性与可能性<br>3.1 “统筹供给”的必要性<br>3.2 “统筹供给”的可能性<br>3.3 “统筹供给”步伐呈加快趋势<br>3.4 简要小结<br><br>4 城乡公共品受益非均衡实证分析<br>4.1 引言与文献回顾<br>4.2 理论分析框架<br>4.3 实证技术<br>4.3.1 基本思路<br>4.3.2 数据处理与说明<br>4.3.3 实证程序<br>4.4 实证结果<br>4.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br>4.5.1 基本结论<br>4.5.2 政策建议<br><br>5 “一品两制”与城乡居民收入实证分析<br>5.1 引言与文献回顾<br>5.2 中国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度量<br>5.3 “一品两制”与城乡公共品非均衡供给状况<br>5.4 非均衡供给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br>5.5 基本结论<br><br>6 城乡公共品受益、投入与产出非均衡实证分析<br>6.1 引言与文献回顾<br>6.2 理论假说与指标选取<br>6.3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br>6.4 实证结果与分析<br>6.4.1 数据说明<br>6.4.2 估计结果<br>6.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br><br>7 城乡公共品统筹供给的监测指标体系<br>7.1 监测指标体系的定性描述<br>7.1.1 城乡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监测指标<br>7.1.2 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监测指标<br>7.1.3 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供给监测指标<br>7.2 监测指标体系实证检验<br>7.2.1 城乡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监测指标实证检验<br>7.2.2 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监测指标实证检验<br>7.2.3 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供给监测指标实证检验<br><br>8 统筹城乡税费负担的制度路径<br>8.1 税费分摊的规范标准<br>8.2 城乡居民的税费负担构成<br>8.2.1 农村居民的税费负担构成<br>8.2.2 城市居民的税费负担构成<br>8.2.3 简要小结<br>8.3 统筹城乡居民税费负担的路径选择<br>8.4 统筹城乡居民税费负担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br><br>9 基本公共品均等化供给的制度路径<br>9.1 基本公共品收益分享均等化<br>9.1.1 基本公共品的内涵与外延界定<br>9.1.2 基本公共品收益分享均等化的标准<br>9.2 基本公共品均等化制度创新要点<br>9.3 基本公共品均等化纵向责任分配模式选择<br>9.3.1 中央与省两级政府分担模式<br>9.3.2 多级政府分担模式难以实现均等化<br>9.4 基本公共品均等化横向责任分配模式选择<br>9.5 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br>9.5.1 均等化转移支付指标设计技术<br>9.5.2 中国基本公共品均等化的指标选择<br>9.5.3 中国基本公共品均等化进程<br>9.6 城乡基本公共品均等化的技术路径<br>9.6.1 均等化财政需要确定方法<br>9.6.2 基础教育均等化财政需要实证测算<br>9.6.3 公共卫生均等化财政需要实证测算<br>9.6.4 养老保险均等化财政需要实证测算<br>9.6.5 中央与省两级政府间的均等化责任分配<br><br>10 城乡代表性基本公共品供给差异及制度路径<br>10.1 引言<br>10.2 代表性基本公共品界定<br>10.3 城乡代表性基本公共品供给差异分析方法<br>10.3.1 思路与指标选择<br>10.3.2 评价方法<br>10.3.3 城市相关变量数值的计算办法<br>10.4 评价结果<br>10.4.1 义务教育<br>10.4.2 卫生医疗<br>10.4.3 社会养老保险<br>10.4.4 总体评价<br>10.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