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争
1.三国战争的历史定位 中国人对三国战争是妇孺皆知,且耳熟能详。但似乎忽略了一个重大 问题:三国战争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战争?它给古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 果? 三国战争是一次分裂战争,它把古代中国拖进了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 、大混战之中。
打个比方:汉代是一块沉甸甸的汉瓦,传到汉献帝手里,他已经无力 将它捧住,一失手,碎成三块。从此以后战争连着战争,这三块破瓦又被 打成了一地碎渣。
三国鼎立的局面维持了六十年,再往后,越打越分裂。西晋实现了短 暂统一,但很快发生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乱得无法收拾;东晋与五胡 十六国并存。两晋十六国,分裂了一百四十年。南北朝,分裂了一百七十 年。从三国到南北朝,大分裂、大混战局面延续了:三百七十年。如果把 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战争算进去,这种大分裂、大混战局面延续了近四百 年。
可见,三国战争对中国统一局面的瓦解作用是多么巨大,它所带来的 战乱岁月是多么漫长。
当然,在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大混战时期,也有几个方面的历史进 步:第一,促进了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开发;第二,促进了民族大融 合;第三,在思想文化上冲破了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僵化局面。这 三条,为后来隋唐重新走向统一和开创繁荣局面,积累了多种养分。这也 是历史的辩证法、战争的辩证法。
2.祸自东汉深宫出 社会矛盾积累愈久愈深,它所引发的战争,对原有社会结构产生的破 坏能量也愈大。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透顶,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昏君治国 、外戚干政、宦官乱政。
昏君治国: 东汉末年无明君。东汉中晚期,皇帝一个个都很年轻,有好几位没有 成年就死了。东汉共经历了十三朝天子,一岁至十五岁继位的有十位,二 岁至三十六岁死去的也有十位。这些小皇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 手”,从小混在宫女和太监堆里学会了纵欲、享受、勾心斗角,也学会了 贪婪。第十朝汉桓帝和第十一朝汉灵帝在位时,“后宫采女数千人,衣食 之费,日数百金”,而百姓灾民塞道,朝廷和官府却不管不问(《后汉书· 吕强传》)。
第十一朝汉灵帝除了荒淫,还公开标价卖官,“聚钱以为私藏”。官 阶二千石的卖两千万,官阶四百石的卖四百万。甚至连朝廷的三公九卿职 位也标价拍卖,“公千万,卿五百万”。地方官的标价高于京官,因为地 方官更便于向老百姓直接搜刮。家庭富裕的先交钱,后上任;一时交不出 钱的可以先上任,上任后要加倍交付(《后汉书·灵帝纪》)。这等于公开 逼迫各级官吏去向老百姓横征暴敛。买官先得走门子,走门子先得花一笔 钱。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有位“冀州名士”崔烈,通过灵帝的奶妈“人 钱五百万”,买到一个司徒职位(朝廷“三公”之一)。当年三月汉灵帝为 他主持任命仪式,文武百官都出席了,汉灵帝对左右亲信说,我后悔没有 慢点答应他,否则至少可以得到一千万。灵帝的程夫人在一旁笑道,崔烈 是冀州名士,他怎会花钱买官?这五百万还是我说了话他才肯拿出来的, 你还不满足!这话被传了出去,崔烈走皇帝奶妈和夫人的路子买官,声望 大跌,从此“名士”不“名”。就在这一年,汉灵帝得的钱多得没处放, 于是“造万金堂于西园……复藏寄小黄门常侍家,钱各数千万,又于河间 买田宅起第观”(《资治通鉴·汉纪五十》)。灵帝这样的昏君当国,天下 怎能不乱? 外戚干政: 东汉皇帝大都短命,但东汉的皇后大都长寿,而且大都出身名门,有 文化,有见识,有才干。一朝又一朝的“童年皇帝”继位后,都由其母亲( 皇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则依靠娘家的父、兄、弟、侄等至亲来分掌朝政 大权,形成强大的外戚势力。东汉的外戚势力掌控朝政,开始于东汉第三 朝汉章帝的皇后窦氏。汉章帝驾崩,十岁的汉和帝继位,由窦太后临朝听 政。窦太后是河西五郡大将军、光武帝时期的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出身 豪门,“六岁能书”,有才色,有魄力,有手腕,也很有些作为。她临朝 听政期间,曾任命其兄窦宪为大将军,对长期入侵汉边的匈奴坚决反击, 取得了很大胜利。但窦太后不仅重用其兄窦宪总揽朝政,三个弟弟也都同 时封侯,占据要职。窦氏兄弟“横暴京师”,目无法纪,引起矛盾激化。
汉和帝在宦官集团支持下诛灭窦氏势力,逼迫窦太后归政于帝。第十朝汉 桓帝,十五岁继位,梁太后②临朝听政,梁太后之兄大将军梁冀把持朝政 。梁家是东汉外戚势力的典型代表,一门出过七位侯、三位皇后、六位贵 人、两位大将军,十位皇帝夫人和尚公主,卿、将、尹、校等五十七人, 门生故吏遍天下(《后汉书·梁冀传》)。梁冀专权理朝二十年,先后主持 冲、质、桓三帝继立(冲帝三岁夭折,质帝九岁被梁冀鸩弑,又立十五岁的 桓帝)。梁冀一手遮天,“凶态日积”,最后矛盾激化。汉桓帝同样依靠宦 官集团诛灭了梁家势力。梁冀被诛后,家产被变卖,所得价值相当于朝廷 全年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
……
展开